第1860章
从起始原料的选择,到关键中间体的合成,以及之后反应的溶剂选择,甚至是温度控制的关键节点,如何利用现有设备,如柱层析和红外光谱再进行每一步的产物纯化和鉴定。
瞬间。。。。。。
整个实验室变得鸦雀无声,研究员们脸上的质疑转变为了错愕,进而又变成了某种难以置信的深深震撼。
他们原本以为这位年轻的亿万富翁只是在异想天开,或者为了某种政治作秀,才会一时兴起的泡在自己这个落后的医药实验室里。
指不定过个几天时间,新鲜感过去,新闻效应也过头了,他就会彻底离开康生医药,再也不会踏进半步。
然而眼前林火旺拿出的这一份方案,细节的详尽程度、逻辑的严密性、对有机合成技术的理解深度、尤其是那跳脱时代局限的药理思路,都是远远地超出了他们的认知范围。
所有人的心里都很清楚,这份方案绝非是一个外行能凭空杜撰出来的!
尤其是这些分子式的微妙设计,以及这些反应条件的精确指向,任何一点单拎出来,都够写一篇国际顶级期刊的论文了。
面对众人的惊愕,林火旺却是笑了笑,有点庆幸,自己前世重生之前,正在和手下的投资经理,商讨着在国内投资或建设一家仿制药企业,而仿制的主要西药,正是俗称“伟哥”的西地那非。
说起来,这西地那非的诞生真的可以算得上是一个大大的乌龙。辉瑞的那些科学家们在八十年代在研究治疗心绞痛的药物时,意外发现了西地那非成分在扩张冠脉血管作用时平平,但是却对受试者的某个副作用现象相当的管用。
以至于很多受试的男性实验人员,怎么也不肯归还领去的西地那非药片,甚至在实验结束之后,还频繁的来问科研人员,高价索要这些蓝色小药片,为的就是那能够壮阳的“副作用”。
直到八十年代末至九十年代初,PDE5酶被分离确认后,科研人员们才恍然明白了这个“副作用”的真正价值。这真的算得上是一个伟大的意外发明,拯救了全世界多少“不举”的男性同胞。
而林火旺现在要做的,就是要把这个意外的“果”,提前十几二十年制造出来,并且是在逆向工程的“假想”框架内,用一个看似寻找“解压阀”血管扩张剂的逻辑,去达成那个“意外”的效果。
基于这一点,他便可以巧妙地避开了这个时代尚未认知的PDE5靶点,将其可以包装成一种更强效的,专门作用于特定区域血管的扩张剂来使用。
林火旺一边有所保留地向这些生物医药博士们解释着原理和过程,一边又在自己的心中飞速地开始盘算后续药物研发出来之后的布局。
首先就要避开可能的专利陷阱,必须以“治疗心血管疾病的新型吡唑并嘧啶酮类衍生物”作为核心专利来申请。
关于化合物的结构式也必须写得无比精确,涵盖西地那非及其所有关键盐的形式,如枸橼酸盐等,这样一来,申请到的核心专利的保护范围才会尽可能宽泛。
身为重生者,林火旺知道时间差就是他最大的暴利武器,自己必须要在国外辉瑞团队真正启动相关研究之前,就筑起这样坚固的专利壁垒。
到时候,哪怕辉瑞也研究出了类似的药物来,反而要面临着林火旺的侵权追究。只要专利壁垒先一步构筑完成,那么全世界在未来的几十年内,这就是林火旺的独门生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