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冲着活动来,对服装质量要求不高的顾客,在得知老林摊位的活动打算一直做下去后,都决定等他货到再买。
于是活动第二天,叶薇摊位的秋装销量开始断崖式下降。
到第三天,买冬装的人都少了。
原来,老林他们虽然没有叶薇卖的冬装照片,但如果有顾客问起,他就会说会尽快进同款冬装,并保证价格远低于夜市其他摊位的。
那些冲着活动提前买冬装的顾客听了,自然也愿意等,毕竟他们不着急买冬装。
而且他们不止自己等,还会跟身边的亲朋好友透露这消息,一来二去,这消息就传开了。
到中秋这天晚上,才刚八点半,叶薇摊位就没什么人了。
她见守在这里也是浪费时间,便起身去收挂起来的衣服,放假来帮着摆摊的叶兵看到,连忙问道:“姐你干什么?怎么这么早就收摊了?”
叶薇侧过头看着他问:“早点回家过中秋难道不好?”
叶兵当然想早点回去过节,但他想的是他们生意好,赚够了钱潇洒回去,而不是因为别人耍手段没有顾客,不得不回去过节。
想到今晚没有顾客的原因,叶兵皱着眉说:“我们现在收摊,他们岂不是更得意?”
“那就让他们得意。”
“姐!”
叶薇停住动作,指着卖服装的这条街,问道:“你知道这里有多少家卖童装的吗?”
叶兵神色微愣,迟疑道:“四家?”
“算上他们两个,一共是五家,”叶薇转过身,边叠衣服边说,“其他三家在这里做了好几年生意,一直很有默契,进的货款式不同,但质量大差不差,不会有人贵的离谱,也不会有人定价便宜太多。”
叶薇按照进货价翻倍定价,并不是因为她黑心,觉得定价便宜自己亏了,而是为了合群。
她进的衣服,质量比其他三家要好一些,但好不了太多,定价便宜几块钱,但也便宜不了太多,在他们可以接受的范围内。
开业后做活动,她也只做一天,再得罪他们之前及时收手。
这次中秋是特殊情况,老林老朱像是两条鲶鱼,他们过低的服装定价打破了大家长久以来的默契,叶薇这时候跳出来做三天活动,他们不会对她动手,甚至可能希望她能跟老林老朱斗得两败俱伤。
但叶薇为什么要像他们期待的那样,跟老林两人斗得两败俱伤呢?
她的货质量好,款式又特别,哪怕老林两人照着她的款进货,但因为质量要差一截,只抢走了部分在意价格的顾客。
她的生意哪怕受影响,程度也很有限。
其他三家则不同,只多叶薇一个人摆摊的时候,他们学着她陆续搞了几次活动,虽然优惠力度不大,但也吸引了不少顾客,所以生意没怎么受影响。
但老林两人标价太低了,而他们不可能一直搞活动。
再加上他们进的童装款式比较大众,不如照着叶薇进货的老林两人摊位上卖的特别,质量虽然好一些,但价格也更贵,远不如老林两人的售价物美价廉。
说白了,比质量和款式他们不如叶薇,比款式和价格他们又不如老林两人。
所以老林两人加入后,他们的生意越来越难做了。
但这不代表叶薇能高枕无忧,老林两人现在只能抢走她部分客户,是因为他们资金不多又比较抠门,所以他们可以抄款,但进的货质量差了一截。
等他们生意做起来,资金宽裕了,如果能舍得投入更多资金,进和她完全同源的货,她的生意就很难做了。
这,也是叶薇要连做三天活动的原因。
她想逼一逼他们。
果然,他们没沉住气,才到第二天,就急哄哄地在黑板上写下“全场八折,长期有效”的承诺。
他们的这一承诺,堵住的不止叶薇的财路,还有夜市上另外三家卖童装的摊贩的财路。
而叶薇对他们可能有的反应早有猜测,其他三家却未必有心理准备,他们现在肯定恨毒了老林老朱两人。
也许短时间里,他们还会观望,希望叶薇先出手。但等他们发现叶薇什么都不打算做,他们迟早会按捺不住。
听完叶薇的分析,叶兵恍然大悟:“所以现在的情况是,谁能沉得住气,谁就能笑到最后。”
叶薇点头:“可以这么说。”
说话间,两人收拾好了东西,叶薇和金敏敏打了声招呼,便和叶兵骑车离开。
路上经过点心铺,叶薇进去买了一斤鸡蛋糕并两盒月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