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老者眼眶湿润,嘴唇哆嗦着:“这少夫人们叫我们如何担当得起啊!”
其他人也感动莫名,纷纷道:“少夫人们菩萨心肠!”
“这……这可如何是好!”
“既是少夫人的心意!那便替娃娃们!谢过少夫人天恩了!”
……
恰在此时,楼内的孩子们也被带了出来,虽然方才被吓得不轻,但孩童心性恢复得快,又听闻有“婶娘”给的“心意”钱,更是雀跃。
饺子也重新下锅,热腾腾地端了上来。
杨炯与潘简若被众人簇拥着入席,与家属们同坐一桌,吃着热乎的饺子,分着糖果点心。
杨炯更是亲自将带来的精致糕点和大堆糖果分给孩子们,看着他们破涕为笑,小脸上重现无忧无虑的欢乐,他胸中的郁结才稍稍散去。
园中气氛渐渐回暖,虽经方才剧变,但这同甘共苦、相互扶持的情谊,反而更深了一层。
饭毕,夕阳给安喜园镀上一层温暖的金辉。
那位白老者忽然起身,对着嬉闹的孩童们喊道:“虎头!小石头!英娘!红袖!娃娃们都过来!排好队!”
孩子们不明所以,但都很听话地迅排成几列,站得笔直。
老者转身,对着杨炯深深一揖:“闻听侯爷明日将亲赴倭国,接麟嘉卫儿郎归家。老朽斗胆,请孩子们为侯爷唱一曲《砺甲歌》,以壮行色!愿侯爷旗开得胜,马到功成,带我大华健儿,平安凯旋!”
杨炯与潘简若肃然起身,身姿站得笔直如松。
只见几十个孩子,大的如虎头,小的才及腰高,在夕阳余晖中挺直了小小的脊梁,稚嫩的脸上带着与年龄不符的庄重。
一个稍大的男孩起了个头,清澈而带着金铁之音的童声合唱,铿锵响起:“
铁衣映寒光,麟旗指天狼!
父兄蹈火海,我辈当自强!
锋镝砺忠骨,烽烟锻脊梁!
若得山河靖,何惜血染裳?
他日若召唤,稚子亦擎枪!
前仆复后继,死生卫家邦!”
歌声稚嫩却激昂,充满了对父兄的追慕,对家国的忠诚,以及那铭刻在血脉中的、属于麟嘉卫的无畏与担当。
尤其是最后两句“他日若召唤,稚子亦擎枪!前仆复后继,死生卫家邦!”,直如金石掷地,敲在每个人的心坎上。
杨炯听着这饱含赤诚与勇毅的童声军歌,看着那一张张虽带稚气却目光坚定的面庞,胸中激荡翻腾,一股滚烫的热流直冲眼眶。
他仿佛看到了麟嘉卫不灭的军魂,正在这些孩童身上熊熊燃烧,代代相传。所有的愤怒、愧疚、沉痛,在此刻尽数化作了无边的豪情与沉甸甸的责任。
他猛地挺直身躯,如同山岳般屹立。右手握拳,重重捶在左胸心脏位置。同时,他身旁的潘简若,亦是神色肃穆,做出了同样军礼!
两人动作整齐划一,对着这群高歌的麟嘉卫遗孤,对着所有在场的家属,出了震动苍穹的呐喊,正是麟嘉卫军魂号角:
“忠诚赤胆!骁勇无畏!视死如生!”
这呐喊如同惊雷,瞬间点燃了所有人的热血。
虎头、小石头、英娘、红袖……所有的孩子,所有的家属,无论老幼妇孺,皆不自觉地挺起了胸膛,用尽全身力气,同声呼喊,声浪汇聚,直冲云霄:
“忠诚赤胆!骁勇无畏!视死如生!”
176。xyz。176。x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