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宁琢磨了下,“等会儿我们就假装是外地来此处的商人,听闻此地果树多,便想问问价。”
“那日后被戳穿了岂不是尴尬。”陈顺道:“尤其县令还亲自过来了。”
卫长昀替姜宁解释,“如果这几日能谈得明白,我是不是县令对他们不重要,身份被揭穿了也无妨。”
要是道理讲不通,还是原来那样,那他是不是县令就更不重要了。
直接是没得谈。
姜宁点头,“走吧,先去看看,总要了解清楚内情,才知道他们为什么不愿意跟城里的商户合作。”
按道理来讲,城里那几家商户全都调查得明白,以李员外家为主,其他几家谈不上是价格实惠,但从前看也绝非是奸商、店大欺客的类型。
生意上,无非是赚得多赚得少。
有些人家就是想要多一点利润,这无可厚非,只要不是强买强卖,刻意压价,在合理的范围类,那指责不了什么。
如今价格由商户和县衙一块定下,销往外地的价格各凭本事,但内部收购价格一致。
对于农户而言,就稳定许多。
“我忽然想到,是不是因为农户卖给城里的商户价格,其实也有差异?”
姜宁皱起眉,“比如,有的高有的低,咱们宏观一调控,相当于断了人家财路。”
要么就是,人家自有门道,能把这些东西卖更高的价格。
卫长昀思忖片刻,“你说的不无道理,但是定价这一块我们都在商量,还未有定数,如果是自己有渠道卖货,可以不加入,但日后门道走不通,想要县府托底,便也不可能。”
姜宁嗯了声,这个规定没毛病。
县府是要稳定,所以需要商户和农户之间联合,这样由县府统一调度,不涉及小事,但总体方向得县府来定。
其实有一点儿像公有和私有,一个挣不了太大的钱,但盘子可以越做越大,来钱稳定而且也有增量。
另一个的话,靠运气也靠实力,少了托底的风险大,可收益相对也高。
“先不说这个,进村里看看。”
姜宁冲卫长昀眨眼,“别忘了我从前在村里,可没什么八卦打听不到。”
卫长昀一怔,跟在他后面一块进了村。
才一进村,便被迎面跑来的人差点撞到,卫长昀眼疾手快,拉着姜宁闪到一边,眼睁睁看着一根木棍从眼前飞过,然后只听得哎哟一声,有人抱头蹲在地上。
姜宁眼睛都瞪圆了,一脸震惊地看着追上来的老头。
脚上只穿了一只鞋,另一只好像——
瞥了眼蹲在地上那人的衣服,好大一个灰色鞋印。
姜宁悄声问卫长昀,“我们要聊的,不会是这对父子吧?”
卫长昀看过画像,自是记得什么样,辨认了一会儿,不忍回答,“似乎就是。”
姜宁心里凉了半截,觉得不管也挺好的。
第285章
“你再给老子跑看看?我告诉你,我们家的地和田你别想卖给官府那群混吃等死的人,老子不信他们,当官的没一个好东西,你要再动这个主意,那也要等我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