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网

千千小说网>农门贵女(科举) > 190190(第1页)

190190(第1页)

林婉清回到省城后,没有片刻喘息,便投入到下一个项目的筹备中。这一次,她要将“巾帼启航”模式进一步推广到更多偏远地区,并尝试建立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女性创业孵化平台。

她与李雨婷召集团队,召开了一次又一次的会议,讨论如何优化课程体系、如何与各地妇联合作、如何建立线上学习平台,以及如何争取更多的资金支持。

“林老师,我们这次的目标是覆盖多少个县?”李雨婷一边翻着资料,一边问。

“至少三十个。”林婉清目光坚定,“我们要在三年内,建立一百个‘巾帼创新工坊’,培养一万名女性创业者。”

“这个目标有点高。”李雨婷皱眉,“资金、师资、场地……都是问题。”

“我知道。”林婉清点头,“所以我们得找更多的合作伙伴。省妇联已经答应支持,我们还可以联系一些公益基金会,甚至尝试与高校合作,引入大学生志愿者资源。”

李雨婷点头:“那我来负责联系高校和基金会。”

“好。”林婉清笑了笑,“我来负责课程体系的优化和教材的升级。”

接下来的日子里,林婉清亲自参与课程设计,将原有的七个章节扩展为十二个模块,涵盖创业心理建设、市场调研、产品设计、供应链管理、品牌策划、电商运营、财务基础、法律常识、团队管理、融资技巧、危机应对和女性领导力等。

“这本书,要成为一本真正意义上的创业百科全书。”她在团队会议上说,“它不仅要让女性看得懂,还要让她们能照着做。”

为了增强实用性,她还邀请了秀兰、小敏、阿珍等第一批学员参与案例编写,讲述她们在创业过程中遇到的真实问题和解决办法。

“林老师,我写了一个关于直播带货中遇到恶意差评的故事。”秀兰发来消息。

“很好。”林婉清回道,“这些真实的经历,比任何理论都更有说服力。”

与此同时,她开始联系各地妇联,了解当地女性创业的现状与需求,并根据反馈不断调整课程内容。

有一次,她在云南某县调研时,遇到一位名叫阿芳的农村妇女。阿芳原本在家带孩子,后来通过“巾帼启航”项目学会了手工制作,并在村里组织起一个小作坊,带动了十几个姐妹一起做手工饰品。

“林老师,我以前觉得女人只能在家里做饭带孩子。”阿芳一边整理产品,一边说,“是你们让我知道,我也可以有自己的事业。”

林婉清看着她熟练地操作缝纫机,心里涌起一股暖流:“你做得很好,阿芳。希望你能成为更多人的榜样。”

“我会的。”阿芳笑着点头,“我还想开一家网店,把我们的产品卖到全国。”

林婉清鼓励她:“只要你愿意学,我们就愿意教。”

回到省城后,她将阿芳的故事写进了教材,并在书的前言中写道:“每一个农村女性,都是一颗等待被点燃的火种。我们的任务,不是替她们点燃,而是教会她们如何点燃自己。”

不久后,《农村女性创业指南》第二版正式出版,并在全国妇联的推动下,成为多个试点项目的官方教材。

与此同时,“巾帼创新工坊”的扩张计划也正式启动。第一批三十个工坊选址完成,分布在云南、贵州、四川、甘肃、宁夏等多个省份的偏远地区。

林婉清带着团队亲自前往各地考察,确保每个工坊都能落地生根,真正发挥作用。

有一次,在甘肃某县选址时,他们发现当地交通不便,网络信号极差,甚至连基本的电力供应都不稳定。

“这样的地方,怎么开直播?”李雨婷担忧地问。

“那就先从最基础的做起。”林婉清坚定地说,“我们可以先培训她们手工制作、产品设计,等她们有了稳定的产品和客户群,再逐步引入电商。”

“但这样进度会很慢。”

“慢没关系。”林婉清笑了笑,“只要方向对,走慢一点没关系。”

在她的坚持下,那个工坊最终还是建了起来。虽然条件艰苦,但学员们的学习热情却异常高涨。

林婉清每次去,都会被她们的热情所感动。她们中有人带着孩子来上课,有人步行十几里山路赶来,有人甚至在田间地头也不忘练习设计。

“林老师,我今天学会了画图!”一个叫小梅的学员兴奋地跑过来,手里拿着一张皱巴巴的纸。

林婉清接过纸,看着上面歪歪扭扭的图案,却笑得特别开心:“很好,继续努力,你很快就能做出自己的作品了。”

小梅点头:“我会的!我想让我的绣品出现在大城市里。”

“你会的。”林婉清轻声说。

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巾帼创新工坊”在各地开花结果。学员们的作品开始出现在各大电商平台,甚至有几家工坊的产品被知名品牌看中,达成了合作。

有一次,林婉清在一次展会上看到一家工坊的刺绣作品被印在某知名品牌的围巾上,她站在展台前,久久不愿离开。

“林老师,您怎么了?”李雨婷走过来问。

“你看。”她指着那条围巾,“这就是我们想要的结果。”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