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网

千千小说网>大明:治好病后,老朱求我去现代 > 第111章 你想当皇帝(第1页)

第111章 你想当皇帝(第1页)

“是呀,祖父天资卓越,的确堪称真正的真命天子,我实在难以望其项背。”朱高炽笑了笑,摇了摇头,目光转向身旁的张北玄身上,“也许只有这位小神仙能与之相比?”张北玄也报以一笑,“陛下过奖了,其实我只是一个普通之人,有一点本事罢了。”“神仙啊,说实话,一开始时我并未将你看在眼里”老年的朱棣钦佩地说,“即便你是真正神通广大的神仙,在我看来,仙界也是有所区别。”“起初,我以为你表面上谦虚,实际上可能藏着秘密。”“但现在我真的心服口服了。你确实是位高人,无论是荣辱都不动声色,看待事物淡然自若,不愧为真正的道教圣人,我很敬仰。”张北玄并未表现出任何在意,依旧平静如常,轻声道:“老爷子你也别往心里去,其实我能理解并且看得透你们心里的想法。”“正如沙子里才能淘出真金。起初我们彼此陌生,何谈尊敬?”“人和人之间的了解不是随着相处日久自然增长吗?”朱高炽忍不住竖起拇指赞道,“大浪淘沙见真金,真是妙哉!”“神仙的人格魅力让人钦佩至极。”张北玄微微笑着,再未说什么。旁边朱元璋有些焦急,小声提醒:“几位可以歇一歇了么?咱刚享受了一会儿当神的感觉呢,你们给咱安静点。”朱棣与朱高炽用手掩嘴笑而不语,唯恐引怒了朱元璋。细思之下,确也有理。一个来自后世知晓所有人命运的人,这难道不正是真正的超凡神仙么?难怪朱元璋喜欢提前泄露大唐众人命数,原来是想要体会张北玄那种境界。朱元璋清清嗓子,整顿神情,面向殿内众贵族勋贵以及皇帝太子,郑重其事地说:‘好吧,那咱们接着来。”“李泰啊,你的行为确实有点过分,为了当太子简直是无所不用其极。”“太子李承乾被废后,你觉得看到了希望,心情很是激动。”“然而在父亲的心里,还在犹豫应该让你还是弟弟李治继承皇位。”“为了让位给你,你还曾向父亲表示,一旦自己坐上了帝位便要将自己的后代全部除去,把弟弟李治册封为皇太子,在你去世之后让位给他做皇帝。”“很遗憾,这种盘算显然是错误的。”“为了太子宝座,你居然会丧失理智到说出这么冷酷无情的话。”“就连自己孩子都要杀害,何况是个亲弟弟?”“正因为说了这种违背人伦的言论,你彻底断送了成为太子的机会。”朱元璋深沉有力的声音在整个宫殿中回响。而在场的所有人。不论是李承乾、李泰、李恪,还是长孙无忌、程咬金、杜如晦、魏征等,都被震惊得几乎无法自持,目瞪口呆。李世民更是感到极大的震撼,身体晃动,险些瘫坐在了龙椅之上。朱元璋所传递的信息简直让人难以置信!即便不去细想李泰的下场如何,单单想到太子李承乾,将被废的消息,便足以引发朝野震动。这是一桩事关大唐根基的大事件。作为李世民和长孙无垢的亲生之子,同时也是最名正言顺的继位人选,人们难以接受这一事实。所有人都感到困惑不已。这样一个身家清白的大唐接班人,为何会被李世民废除?“为什么会这样?皇上能否详细讲述一下为何决定废掉承乾?”长孙无垢焦急万分地问道。她担忧的不仅仅是儿子失去储位,更担心的是此举将对大唐江山造成严重冲击。李世民负手而立,低头默然不语,内心满是痛苦。此刻的大殿中央,李承乾面容苍白,心中五味杂陈。他无奈地苦笑一声,未曾料到,自己的最终归宿竟是如此凄凉。尽管早有心理准备,但真正听到这一刻仍感极度失落。周围大臣官员皆露出不可思议的表情。不出几日,李世民就会正式废黜太子。这一切的背后究竟是怎样一番缘由?“其实原因简单得很——是因为太子要起事反叛。”朱元璋轻描淡写地说出这句话,瞬间引爆全场气氛。所有功臣贵胄们大张其口,好一会儿才缓过神来。死寂!整个宫殿陷入了一片死一般的寂静!良久之后,殿内爆发出了嘈杂之声。大家都质疑,为何堂堂太子竟会走上谋逆这条绝路?"这是真的还是假的?"无论如何分析,在正常情况下太子似乎都不需要走这一步啊。但若此话属实,则可以认为这的确是导致太子失势的根本原因。朝中群臣议论纷纷,有人表示不信,有人却觉得逻辑上说得通。随后长孙无忌同杜如晦相视一笑,同时点头示意认可这种可能性。接着,长孙无忌上前,表情严肃,“确实如此,”他说。,!这一确认再度让在座之人惊愕不已,毕竟身为一国之首的宰相,通常不会随便发言。更何况是在这种公开场,合指证太子有逆意,这意味着他已经掌握了足够证据。因此看来,朱元璋并没有夸大其词,太子的确意图颠覆现状!此时,所有人都接受了现实,然而内心的波动,却久久无法平息,“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呢?”“为什么太子要这么做?”看着泪流满面的儿子,长孙无垢悲痛不已。叹气声响起,只听见朱元璋说道:“这也不能全怪他人,老李你对待几个皇子的态度不够公正,才是根源所在。这令太子产生危机感,并害怕随时可能遭到替代。”李世民紧闭双目,悔不当初,决心从此不再重蹈覆辙偏爱其他子女胜过李承乾,“哈哈哈哈……”李承乾忽然仰天狂笑起来,那笑声充满了苦涩与绝望。泪水滚落脸颊,对着李世民哭诉道:“父皇,实际上今晚之后,就是我起兵的日子。”“正如你提到的,我们之间早已隔阂深重。”“你宠爱着李泰和李恪等几位弟弟,却忽视了我对未来的恐惧,以及内心所承受的巨大压力。“翻遍历史书籍也不难发现,很少有失宠后还能善终的储君。”“与其坐以待毙不如奋力一战,就像昔日父亲你一样勇往直前”。这番话语又给了现场众人一记响亮耳光。谁都没有预料到。在他们看来一向温文儒雅的太子,竟会变得如此面目全非,整个人充满了阴鸷的气息,简直不像是同一个人了。不过,细细想来,众人也都能够体谅他的处境。李承乾所承受的压力与恐惧早已超出了他的极限。李世民对几位皇子的态度,总是反复无常,并过早地确立了太子之位,这就使得李承乾成为了众矢之的,一点点被剥夺了应有的地位和尊严,最终沦为了笑柄。这样的打击对于一个身为太子的人来说,实在是难以忍受。“唉,儿啊,父皇错了。”李世民轻叹一口气,在所有大臣面前,公开向李承乾表达了歉意。“实际上,为父已经跟随张神仙去过未来的时空,看到了你的下场。”“今天趁着还能弥补这一切的机会,就让我们之间一笑泯恩仇吧。”魏征闻言眉头紧锁,随即上前说道:“陛下,此事断不可轻易了结!”既然已经发现太子有谋反的确实证据,哪怕尚未行动也必须接受惩罚,这本身就是一项重大的罪名。大殿内的氛围瞬间变得极为尴尬。其实大家都明白其中的利害关系,然而只有魏征敢说出来。虽然现在尚不能完全确定李承乾是否真的计划篡逆,但他显然已有准备。只要心存此念,便是大逆不道。这意味着他已不可能继续担任太子一职。但是,这件事情终究是属于李世民与李承乾之间的私人恩怨,旁人不好多言,以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烦。唯有魏征敢于直言。“这就是魏征么……”望着这位毫不掩饰自己观点的大臣,朱元璋眼里闪过一丝欣赏,感叹道:“咱们大明正缺这样一个能说真话之人啊。”旁边的朱棣则低声嘟囔:“要是搁父亲那会儿的洪武年间,恐怕这样的人物早就没了。”朱元璋听后微微抬眼,“哦?此话怎讲?”老朱棣只是朝着一边的朱高炽使了个眼色,后者心中顿时生出无限委屈:爹真是太狡猾了!正当这时,张北玄突然冒出一句,“道理很简单呀。假若魏征生活在洪武时期,每天对着你挑毛病指缺点的话,恐怕不知道会被处决多少次了。”闻言,朱元璋脸上升起一抹羞臊,这才恍然大悟。没错,他是一个性格暴躁且极其独断的人。绝不容许任何人在他眼皮底下妄议朝政。像魏征这般胆大包天的行为,早在很久之前就被彻底解决了。“呵呵……”朱元璋掩饰性地干咳几声,辩解道:“咱不会像大唐那位那么糊涂。”紧接着又补充道:“然而,后代确实应该拥有如同魏征那样的人才作为谏官。”:()大明:治好病后,老朱求我去现代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