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网

千千小说网>安史之乱:我为大唐改命 > 第756章 长安的风已经吹到(第5页)

第756章 长安的风已经吹到(第5页)

他嘴角那抹冷峭的弧度更深了,带着一种近乎残忍的期待:“让这位志大才疏、被人当枪使的永王殿下,再尽情地蹦跶一会儿,把他的‘讨逆大业’唱得更响亮些。”

“他蹦得越高,叫得越响,摔下来的时候……才会越惨烈,越能惊醒那些装睡的人,越能让躲在幕后的狐狸…露出尾巴。”

他仿佛已经穿透了千山万水,看到了长安那座森严殿宇内,年轻的郡王殿下正站在巨大的山河舆图前。

殿内烛火通明,映照着裴徽棱角分明的侧脸和沉静如渊的眼眸。

他修长有力的手指,正沉稳而坚定地划过黄河蜿蜒的曲线,最终,带着千钧之力,沉稳地落在了长江之畔,那个被朱砂笔重重圈注的圆点之上——“江陵”。

“长安的风,应该已经吹到了。”江鲤的声音低沉,如同预言,“这江陵的烽烟,烧得……正是时候。”

……

江陵的烽烟,已然点燃。

李璘在卢植编织的“大义”幻梦、世家许诺的江南王图、以及自身对裴徽深入骨髓的恐惧共同驱使下,在杜、蒙、周三家豪强基于利益而并非忠诚的捆绑下,义无反顾地踏上了割据江南、对抗裴徽的不归路。

他仓促拼凑的乌合之众,内部矛盾重重、各怀鬼胎的统治联盟,强行压榨而积累的、如同沸腾岩浆般的民怨,以及那如同附骨之疽般无处不在的“不良人”阴影,都如同埋藏在这座繁华城池地基下的无数火药桶,引信嗤嗤作响。

荆襄大地,这片富庶而饱经沧桑的土地,即将在更加狂暴的风暴中,成为裴徽扫平割据、铲除门阀、再造乾坤的又一个,也是更加血腥与关键的战场。

,!

暗流汹涌的长江,默默卷起浑浊的浪涛,无声地见证着野心与权谋的碰撞,等待着吞噬下一个狂妄的祭品。

而“江鲤”那规律而冰冷的敲击声,仿佛倒计时的鼓点,在这喧嚣与死寂并存的城池上空,无声地回荡。

……

……

长安,紫宸殿偏殿。

长安初冬初雪后的天空,是那种被洗刷过的、近乎冷酷的澄澈,像一块巨大无垠的冰蓝色琉璃,不带一丝云翳。

金瓦朱墙在初冬的阳光下,反射着一种清冷、坚硬、拒人于千里之外的光芒,每一片琉璃瓦都仿佛淬了寒冰,每一根朱漆大柱都透着金属般的冷硬。

整个宫阙仿佛披上了一层无形的、冰冷的金属甲胄,隔绝了尘世的温度。

空气凛冽干燥,每一次呼吸都带着刀锋刮过咽喉的微痛,细小的冰晶混杂着尘埃,吸入肺腑,带来尘埃落定后的肃杀气息,以及一种……难以言喻的、紧绷到极限的压迫感,如同百万张强弓引而不发,弓弦在无声中呻吟。

这无形的紧绷感,无声无息地渗透进每一块铺地的金砖缝隙,每一缕钻入门窗的寒风,与遥远长江畔江陵城那湿冷粘稠、仿佛能拧出阴谋水汽的躁动,形成了刺骨的对比。

殿内,巨大的青铜兽炉如同蛰伏的洪荒巨兽,正吞吐着温暖的橘红色炭火。

炉火“噼啪”作响,跳跃的火光在光洁如镜的金砖地面上投下摇曳扭曲的巨大阴影,驱散了深冬的寒意。

空气里弥漫着上等银霜炭燃烧后特有的松木清香,混合着陈年紫檀木案几散发的沉稳木香,还有……堆积如山的奏章墨牍散发出的、混合着焦虑、算计与生杀予夺的独特气息——那是权力的味道,厚重而窒息。

裴徽一身玄色常服,未着冠冕,乌黑的长发仅用一根简单的羊脂白玉簪松松束起,几缕碎发垂落在宽阔的额前。

他正伏在那张几乎占据了偏殿小半空间的巨大紫檀木案前,案上堆叠的奏章舆图如同连绵的山峦,几乎将他淹没。

他身姿挺拔如崖壁劲松,年轻的侧脸在跳跃的炉火光晕中,线条显得异常沉静、坚硬,仿佛一尊精心雕琢的玉像,连眼睫低垂的弧度都透着不容置疑的掌控力。

只有那双偶尔快速扫过文牍的深邃眼眸,锐利如鹰隼,在抬起的瞬间,会迸发出洞穿一切、掌控全局的专注与力量,仿佛能瞬间将那堆积如山的繁杂信息抽丝剥茧,理清脉络,将万里江山尽收眼底。

案头一角,那份来自江陵、墨迹犹新的密报,如同投入深潭的一块淬毒寒冰。

它详细记载了永王李璘开府建衙、发布讨逆檄文、封锁长江、募兵征粮、勾结豪强卢氏等种种悖逆之举。

这本该激起惊涛骇浪的消息,此刻却安静地躺在那里,似乎已被裴徽那深不可测的意志力悄然抚平,只留下几不可察的、冰冷彻骨的涟漪。

侍立在他身后,是他如今核心班底的重臣,犹如拱卫北辰的群星,姿态各异,气场交织。

元载,身着深绯官袍,身形略显富态,保养得宜的脸上,一双细长的眼睛闪烁着精明的算计。

他习惯性地捻着修剪整齐的短须,指尖的动作细微而快速,仿佛无时无刻不在心中拨弄着无形的算盘珠,计算着钱粮得失与人心向背。

罗晓宁的眉头微蹙,显出几分忧色,目光不时瞟向那份江陵密报,又迅速移开,似乎在估算这场叛乱对国库的消耗和后续影响。

他袖中的手指正无意识地摩挲着一枚温润的玉扳指,这是他紧张时的小动作。

严武和郭千里如同铁塔般矗立在裴徽右后方,虬髯戟张,一身暗沉的武将常服也掩不住其魁梧雄壮的身躯。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