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荷兰经济的软肋也逐渐暴露无遗。荷兰的经济主要依赖于商业和航运业,其工业基础相对薄弱,无法与英国等国家在工业生产领域一较高下。
而英国等国家在工业革命的浪潮推动下,工业生产如火箭般飞速发展,能够源源不断地生产出更多、更廉价的商品。
这使得英国在国际贸易中逐渐占据了上风,而荷兰则渐渐失去了其原有的优势地位。
在殖民地争夺方面,随着其他欧洲国家的崛起,荷兰在这场激烈的竞争中逐渐处于下风。
英国、法国等国家如饿虎扑食般纷纷在世界各地建立殖民地,与荷兰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角逐。
荷兰的殖民地不断被这些强大的对手蚕食,其原本广阔的殖民地版图逐渐萎缩。与此同时,荷兰的贸易利益也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原本依赖殖民地资源和市场的荷兰经济,在失去了大量殖民地后,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
而英国则在这场殖民地争夺中脱颖而出,通过不断扩张殖民地和发展贸易,逐渐成为世界头号殖民帝国和贸易强国。】
唐朝
“陛下,臣可以去啊!”长孙无忌的声音中透露出难以抑制的兴奋,他的眼睛都亮了起来,仿佛那荷兰的海运就是一座金山银山,正等待着他去挖掘。
李世民见状,不禁微微一笑,但很快他的笑容就收敛了起来,取而代之的是一丝淡淡的忧虑。他微微眯起眼睛,凝视着长孙无忌,看着他那副急切的模样,心中不禁有些犹豫。
“辅机啊,此事可没那么简单。”李世民缓缓说道,他的声音虽然平静,但却带着一种让人无法忽视的威严,“荷兰的海运固然获利丰厚,但他们远渡重洋而来,其中必定有许多我们不了解的门道。”
长孙无忌显然并没有被李世民的话吓退,他急切地向前迈了一步,拱手道:
“陛下,臣愿为大唐一探究竟。若能将这海运之利引入我大唐,定能让我大唐的国库更加充盈,国力更加强盛。”
他的话语如同一股清泉,在空气中流淌,每一个字都充满了自信和决心,仿佛大唐海运繁荣的景象已经展现在眼前。
然而,李世民却并未被这股热情所打动,他端坐在龙椅之上,面沉似水,冷静地凝视着长孙无忌,心中暗自权衡着这一提议的利弊得失。
李世民缓缓地靠在椅背之上,右手手指轻轻敲击着扶手,发出有节奏的声响。这声音在寂静的宫殿中回荡,仿佛是他思考的节拍器。
片刻之后,他终于开口说道:“辅机,你有此心,朕心甚慰。然而,这并非易事。荷兰人与我大唐人习性迥异,其文化、律法皆与我朝大不相同。你若要与他们打交道,需先深入了解他们的海运模式,同时更要确保我大唐的利益不受丝毫损害。”
长孙无忌听到李世民的话后,心中一紧,连忙躬身施礼,态度十分恭敬。他深吸一口气,然后郑重地点头回应道:“陛下所言极是,臣深知此事关系重大,责任艰巨。臣定会倍加小心谨慎,不敢有丝毫懈怠。”
他稍稍停顿了一下,接着说道:“臣打算先去与荷兰人进行接触,深入了解他们的海运线路、盈利方式以及其他关键信息。只有掌握了这些核心要点,我们才能有的放矢,找到适合我大唐的发展路径。”
李世民对长孙无忌的回答表示满意,他站起身来,走到长孙无忌面前,面带微笑地拍了拍他的肩膀,鼓励道:“好!此事就全权交予你了。朕相信以你的能力和智慧,定能不辱使命,为我大唐带回好消息。”
长孙无忌感受到了皇帝的信任和期望,心中涌起一股豪情壮志。他再次拱手施礼,语气坚定地说道:“谢陛下信任!臣定当全力以赴,不辜负陛下的期望,让我大唐也能在海运之事上崭露头角,有所作为。”
“对了”突然像是想到了什么的李世民转头看着身边的李承乾说道:“高明,你跟着你舅舅吧”
海运之事利益巨大,他不信那些世家会不动心,所以得要一个皇室之人坐镇,省得那些人搞些幺蛾子。
青雀虽然是亲王,但是坐镇这件事不合适,高明是太子,国之储君,身份才能都不错。正是合适的人选。
一边听着阿耶话语的李承乾都有些发愣,随即应承了下来,他走到长孙无忌的身边。反正阿耶不会害他,跟着长孙无忌总归是有些好处的。
李承乾拱手道:“请舅舅叫我”长孙无忌受宠若惊的说道:“微臣是臣子,担不起殿下一声舅舅”历史上的他结局那么惨,他得吸取教训啊。李世民摆了摆手,让他们两个下去了。
长孙无忌本来怀着满腔热忱的,结果李世民搞了这么一出,他心事重重的带着李承乾就转身离去,开始紧锣密鼓地筹备出使事宜。
他知道,这不仅是一次简单的外交任务,更是一次关乎大唐未来发展的重要契机。一场探寻海运商机的征程,就此拉开帷幕。
:()历史盘点:始皇陛下赢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