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抽的是她东宫的‘薪’。”
***
翌日,大朝会。
当慕兰时称病数日之后第一次重新出现在太和殿之上时,所有人的目光都下意识地投了过去。
她比往日更显清瘦,脸色也带着一丝病态的苍白。
可她的腰背却挺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直。
那是一种在悬崖边上走过一遭之后才会有的、置之死地而后生的锐不可当的锋芒。
太女孟琼看着她,脸上依旧是那副温和又关切的笑容:“慕卿家身体好些了?国事繁重,也要多注意身体才是。”
“谢殿下挂怀。”慕兰时躬身行礼,随即直起身自袖中取出了一份早已拟好的奏疏。
“臣有本启奏。”
“臣于禁足期间反复思量‘三皇子谋逆’一案,发现其中仍有诸多疑点未曾厘清。”
她此言一出,满殿哗然。
三皇子一案不是早已尘埃落定了吗?
孟琼的眼中也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警惕。
慕兰时没有理会众人的反应,只是自顾自地朗声道:
“三皇子孟瑞性情浮躁谋略不足,仅凭其一人之力绝无可能在岭南布下如此大局。其背后必有同党!”
“臣穷追不舍顺藤摸瓜,终于查明。所谓‘东海戚氏’并非是孟瑞同党,恰恰相反乃是被其构陷、利用的最大苦主!”
她的话如同一块巨石投入了平静的湖面,激起了千层巨浪!
“臣有证据!”她高声道,“证明东海戚氏乃是前朝忠良之后,因不满苛政才隐于东海。而孟瑞正是利用了这一点诓骗他们说要为他们平反,实则是想将他们当作自己谋逆的、可随意牺牲的棋子与替罪之羊!”
“岭南之败非战之罪!乃是孟瑞,故意将错误的军情透露给了方承义,才导致了那场大火!其目的就是为了一箭双雕同时削弱东海戚氏与瑶光公主的力量!”
她的声音响彻整座大殿,每一个字都充满了为“忠良”鸣不平的巨大的愤怒与悲怆。
她将一份份早已备好、真假参半的“证据”呈了上去。
朝堂之上一片死寂。
所有人都被这突如其来的惊天逆转给震得说不出半句话。
太女孟琼看着那些被呈到自己面前证据的,目眦欲裂。
她知道这些所谓的证据,慕兰时既然敢呈上来,那么——几乎可以说是“天衣无缝”的。
她的手在袖中死死地握成了拳。
她知道这些都是慕兰时编的。
可她却无法反驳。
因为死人是不会说话的,而她为了扳倒孟瑞,也早已将所有的罪名都坐实了。
她被慕兰时用她自己的逻辑给将死了!
“故,臣恳请陛下为东海戚氏一族平反昭雪!”慕兰时的声音提到了最高。
“更恳请陛下为安抚忠良之后,下旨册封东海戚氏遗孤戚映珠为‘安平县主’!”
这才是她最终的图穷匕见。
她不仅要为戚映珠洗清所有的罪名。
她更要当着天下人的面为她讨来一个光风霁月的身份,与一个谁也动不得的未来!
***
瑶光公主府。
当京城最新的消息传到孟珚的耳中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