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网

千千小说网>塞音老仙闹大明 > 第278章 漩涡中心的粟登科(第1页)

第278章 漩涡中心的粟登科(第1页)

塞音二十三年正月,台湾,赤嵌城。

台湾垦殖公司总经理粟登科,正在召开去年的年终总结会。

截止去年年底,垦殖公司生产队的人数已经超过十万。

累计开发耕地超过100万亩。其中约有70万亩水稻,20万亩甘蔗,10万亩橡胶。

年产大米15万吨以上,足以养活百万人口。是除四川、安南之外的第三大产粮区。

产甘蔗30万吨,几乎全都用于制糖。

由于采用了先进的蒸汽机、压榨机等设备,产糖率比同期大明的水平高很多,去年生产白糖将近2000万斤,差不多够全国人没人分一斤的。

而橡胶去年第一次收割,产量还偏低,一亩橡胶树能收割约30公斤橡胶,总产量约5000吨。

其中大米产值约300万,白糖产值200万元,橡胶产值200万元以上。

若算上垦殖公司旗下的造船厂、黄金贸易、皮毛贸易等生意,台湾垦殖的年生产总值已经超过1000万元!

在目前塞国所有的垦殖公司中,台湾垦殖属于遥遥领先的那个。

由于极其廉价的劳动力,台湾垦殖的毛利润高达40%以上。当然,作为台湾行省的企业,它也需要向官府依法纳税。

其净利润也在15-20%之间,而粟登科个人的年俸加分红,就高达30万元!这还没算他作为总督的俸禄,以及他私人投资所得。

可以说在整个塞国乃至大明,粟登科的收入绝对是打工第一人。

取得如此业绩,要说粟登科没有膨胀,那绝对是假话。但此时的他是否有自立之心呢?或许在某个夜深人静的晚上,偶尔有过闪念,但真没到明、塞两国请报上显示的那一步。

尽管还有三年多时间,他在台湾总督任上干满两届。但他仍然可以作为台湾垦殖总经理,留在台湾。

可俗话说得好,不怕没好事,就怕没好人。

从去年下半年起,一拨又一拨的陇西老乡来到赤嵌城。这些人一来就豪掷万金,广置田产。

动辄一买就是数万亩,甚至十数万亩!

算上之前来的会宁修氏,陇西人带到台湾的资产高达2000万元以上。

曾经的地主豪强被塞国改造成为资本大佬,遇到台湾的水土,这些人中又有一部分变成了大地主的身份。

除了国人的种地天赋之外,在台湾种地可比在陇西有前途太多了。无论种植甘蔗、橡胶,还是水稻、茶叶,都可以发家致富。

怀着对总山的不满,这些陇西老乡就开始给粟登科念经了。

刚开始是以发牢骚居多,但后来就有人开始替粟登科谋划了。

但始作俑者,并非陇西豪强。试想一下,假如你有一个小目标,你会想着造反吗?那肯定是怎么荒淫无度怎么来对吧?

鼓动粟登科的另有其人,他们主要是活跃在东南沿海一带的海盗,有本国的,也有日本的。

这些海盗大体有三股,一是方国珍旧部。

前文提到过,方国珍旧部秦霖带着一部分海盗前往北美建立了周国,但也有一部分不舍故土,又被大明所不容的,便在东海、南海诸岛落脚。

直到台湾被塞国垦殖,这些人逐渐被吸引了过来。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