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网

千千小说网>塞音老仙闹大明 > 第263章 永乐银元(第2页)

第263章 永乐银元(第2页)

这笔现银既没入国库,也没进内帑,而是全给了大明皇家银行。

大明于永乐十年年底发行了面值一两的永乐银元。雕母是请塞国方面精工制作的,看着母钱上自己神武英气的头像,朱棣只觉得这辈子值了。

这些年大明市面上流通的宝钞、塞钞、铜钱、银子,十分的杂乱。泱泱帝国,货币发行岂可尽假于他人之手。

所以杨士奇提出铸造银元,朱棣一口就答应了。除了金融体系的安全考虑,铸银元也是个赚钱的营生。

永乐银元库平重量为7钱,含银量90%(其余为铜、锡、锌等金属)。库平一两等于37。31克,所以永乐银元的含银量23。5克左右,连半两都不到。

(注:以上为笔者杜撰。实际上永乐朝的货币仍以宝钞为主,且禁止金银交易。“永乐元年(1403)四月丙寅。以钞法不通,下令禁金银交易,犯者准奸恶论。有能首捕者,以所交易金银充赏。其两相交易,而一人自首者免坐,赏与首捕者同。若置造首饰器皿,不在禁例。”

当时法律规定,私自用金银交易,是要徙边的。)

在大明市场上,永乐银元与塞音钞可以一比一兑换,但黑市上还是塞音钞更值钱。这种事塞国很快就知道了,也增加了钞票发行量,这是后话不提。

平凉府,标准石油公司。

厂长裘广德的办公室已经从以前的小平房,变成了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三层小洋楼。

装修的无比豪华的办公室内,一圈真皮沙发里,窝着两个人。

石油局郎中裘广德和员外郎许魁正喝着小酒,京城军器局那边朝乾夕惕,这两人却是云淡风轻。

“许大人,多亏了前些年你搞的精馏塔,要不这回兵部要调汽油,咱们还真的抓瞎。”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大明搞来了汽车,就得有汽油。兵部本来想从塞国采购来着,但被户部的夏元吉给叫停了。

“开什么玩笑,咱们自己有标准石油,何须外购?”

这些年标准石油生产的汽油一直返销塞国,汽油虽好,但大明还没有应用场景。但这两年形势一下反转了,一度滞销的汽油,因为塞国汽车工业的发育,变得前途一片光明。

延安府离塞国这么近,那边的报纸杂志很快就能到石油公司,所以裘广德和许魁对市场变化了如指掌。

当然,他们的大后台夏元吉也十分清楚。

“哪里,我只是侥幸,全赖裘大人鼎力支持,才能成事。”

两人商业互吹,然后哈哈大笑。

标准石油太赚钱了,成品汽、柴油的出厂价已经双双突破200元吨。刚建厂那会儿,夏元吉要求石油公司上缴利润100万两(元),那时候他们还觉得艰难无比。

可后来5万吨精馏项目投产后,一年随便都有几百万的利润。

尽管户部要的利润每年都在增加,可夏元吉还是给他们留了相当的空间。一是留一定资金让石油公司发展,其次嘛,夏大人掌握着帝国的财政命脉,是要有些自留地的。

当然,夏大人绝非那种贪污自肥之人,但皇帝要打仗,只管伸手要钱,这就需要夏元吉左右腾挪了。

裘广德又饮了杯酒,才对许魁说:“夏大人来信说,这回的军售案,塞方曾提出索要榆林的米脂等县,让咱们留意着些。我寻思来寻思去,老仙从不会无的放矢,那些地方一准儿有宝!”

“嗯,我从塞国的朋友那里得了些风声,这回军售案兵部狠发了笔财。要不咱们以石油勘探立个专项,花他个百十来万的?找到油固然好,找不到的话,嘿嘿……”

许魁咧嘴笑了,再也不是当年那个敢打敢冲的石油工人。

他已经被体制化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