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双方极限拉扯了两个多月,最后谈成以总值3000万元(汽车、军火等物资、现银),大明向塞国转让旧港。
这笔交易让兵部尚书陈洽名乐得胡子翘上天,因为回扣就反了200万元!
当然了,这个钱不是他一个人拿的,上上下下都要分润。
但塞国方面炸了营,一时舆论大哗。
有人搬出文艺座谈会上老仙的讲话,质问疆域扩张止在何处?
刚刚打下迪化,那么大地盘还没有消化,说好的几年内不动刀兵,压缩军费开支,这怎么说变就变了?
是,这回确实没动武,但旧港那么大地方,怎么也得派一个旅过去驻防吧?归根到底还是要动钱啊!
更有甚者,有人在报纸发表对联公开嘲讽:“炀帝征高丽,一厢情愿。总山买旧港,两头为难。”
用总山代替了老仙,算是留了口德了。
其实主要是合议会的议员们在闹,有些人直接去内阁表达不满。也有给老仙上折子的,老仙也学了回大明皇帝——留中不发。
于是有人就组织了成都、重庆等地的一些学生前往青城山,主要是游行,喊口号:
“化外之地何用?总山出来面对!”
“得陇望蜀贪婪,总山给个说法!”
……
老仙被吵得脑仁疼,但这回他就是龟缩不出。
跟你们解释个鬼啊!拿下旧港,连同之前的租借,塞国几乎掌控了苏门答腊,紧紧控制住马六甲海峡。
等欧罗巴人的船队来的时候,老子一年收过路费也不止这个数!
可惜别人没他这个穿越者的先知先觉,根本没办法解释。不久之后,塞国在西洋多出一个行省——旧港省。
3000万元不是个小数目,因为塞音钞的购买力实在太强了。
500辆二手卡车卖了1000万元,由于是新产品,朱棣只能捏着鼻子认了。但军用物资这块价格太透明,操作空间属实有限。
塞国从河州军马场和山丹军马场等地调了一万匹上等战马,作价一百元每匹,这价格已经高的离谱,但也就才100万。
军火方面,那些淘汰的燧发枪被新式步枪一比,跟烧火棍差不多。但人家大明稀罕,他们的军器局和兵仗局也一直在仿造塞国燧发枪,但质量还比不上迪化产的【白努力】猎枪。
由于朱棣发动靖难之役的时候,跟塞国做过军火交易,对这块价格门清儿,陈洽名想加价都找不到由头。
而且塞国也不愿意给大明卖太多火枪火炮,这东西再烂,出了塞国可就是无敌的存在,是能打死人的。
所以这次塞国连弹药都不给,哪怕是已经过时的定装纸筒弹药。卖不上钱,还容易产生手尾。
要知道人家大明人又不是傻的,到底是6000万人口的泱泱大国,能工巧匠还是不少。况且如今塞国许多知识也传到大明,保不齐人家也能搞逆向工程。
最后东拼西凑,塞国方面也才凑齐总值800万的物资。这还是靠一大批二手农机,蒸汽机之类的产品才够数的。
剩下1200万元,全都是白花花的银子。
收到这笔钱和物资,朱棣和群臣心情大好。当然了,还是忍不住要骂老仙几句,“狗日的太特么有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