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网

千千小说网>塞音老仙闹大明 > 第258章 青城山论道(第2页)

第258章 青城山论道(第2页)

大明方面也没话说,塞国的国力早已经把大明甩了七八条街,特别是弹指间覆灭了东察合台汗国,极大地刺激了大明君臣。

如今大明君臣在处理对塞事务的时候,气势比早些年弱了许多。

“上师,这怕是我最后一次来见你了。”

姚广孝今年已经76岁高龄了,精神尚算矍铄,但确实也没几年好活了。刘学勤看着他,淡淡说道:“也是难为你了。”

“朝闻道,夕死可矣。学生还想聆听您的教诲。每次到塞国,见到的一切都令我感到无比震惊,我始终不明白,这是如何做到的?”

朱高炽也忍不住插言道:“去岁贵国报纸报道,塞国产值已经达到20亿元,这是真的吗?”

塞国的财政收入超两亿元,几乎是大明的五倍,这令朱棣父子难以置信。

刘学勤冲他笑笑,并没有直接回答他的问题,而是说道:

“两位远道而来,正好这段时间我也有些新的体悟,咱们不妨说说闲话。”

见二人沉默,刘学勤便侃侃而谈:“道德三皇五帝,功名夏后商周。七雄五霸斗春秋。顷刻兴亡过手。”

此时杨慎还没出生,刘学勤将他这首西江月信手拈来,高秘书和朱高炽忙掏出小本本,将这半阙词记录下来。

“三皇五帝太远,就从商说起吧,据说商王的祖先王亥发明了牛车,并开创贸易,想来商朝应该是奉行重商主义。”

“周人把商称作大邑商,自称小邦周,可见商朝应是相当繁荣的。”

“然而如今很少有人说起商朝之事,为何?不见经传是一方面,我在想,自从开创秦制以后,历朝历代为了加强皇权,对商人采取打压的策略才是主要原因。”

“从我塞国这些年的发展脉络不难看出,商贸往来对于促进经济繁荣是举足轻重的,为什么商人的地位却一直不高呢?”

面对这个问题,熟知帝王学的姚广孝和朱高炽都没有作答,这种事情乃是帝王心中的阴私,怎么能说出口?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刘学勤也没在这个问题上纠缠,反而嘿嘿一笑,说道:“我观历史,君权衰微之事,容易出思想。因为世道不行了,大家才会寻求治世良方嘛。”

“先秦诸子便是这么回事,什么百家争鸣,在我看来,也许有美化之嫌。你不能否认先贤之伟大,但这两千年来,为何没有出现新的圣贤?后人不如先人,岂不是咄咄怪事?”

“所以说从汉武之后,大抵行外儒内法,禁锢了读书人的思想。若是将思想的外衣层层剥开,就会发现,其本质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决定制度设计。”

“人类从蒙昧时期,到奴隶制,到封建制,再到帝制,你会发现生产力是一再跃迁的。姚广孝问我怎么做到这些的,我无非是推出了新的学说,更加准确、严谨地定义了周遭世界,从而将一切纳入可以演算的范畴。若是按照诸子的习惯,你们也可叫我‘量子’。”

“塞学推动了新一轮的技术进步,而这一轮进步释放的效能,创造出的物质文明或许远超以往的总和,我愿称之为【工业革命】。”

“工业化的进程必将使得大量农民脱离土地,进入工厂做工,而要使农民掌握新技能,则必然要提高底层群众的文化水平。换言之,世家门阀已经无法垄断知识,因为知识无处不在。人民,必将从蒙昧中觉醒。”

最后,他冷冷说道:“这一切,势必动摇帝制的根基。”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