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棠点头:“是啊。有时候是一道菜,有时候是一句话,有时候只是一个习惯。”
她们走进一家小餐馆,那是“妈妈的味道”,是那位曾在信中提到的厨师开的。餐馆里坐满了人,空气中弥漫着饭菜的香气。
她们点了一份红烧肉,端上来时,春棠轻轻夹起一块,放入口中,熟悉的味道瞬间在舌尖绽放。
“真像我妈做的。”她低声说。
李然笑了笑:“也许,这就是母亲的爱,它不会因为时间而消失,只是换了一种方式存在。”
**二百一十**
回到文化馆,春棠开始整理新的采访资料。她将那些孩子们的故事写下来,配上他们母亲的照片,还有他们自己做的菜的照片。
她在笔记本上写下:
“母亲的爱,不止于她们的付出,更在于她们留下的痕迹。那些痕迹,藏在孩子们的回忆里,藏在他们的习惯里,藏在他们的生活中。”
“我们只是记录,但我们记录下的,是她们爱的延续。”
她合上笔记本,望向窗外。海棠花依旧盛开,像母亲们的微笑,温柔而坚定。
“我们还要继续记录下去,对吗?”她问李然。
李然点头:“是的。因为这个世界,需要有人记得。”
**二百一十一**
几个月后,文化馆再次举办“母亲的声音”主题展览,这一次,展览的主题是“母亲的爱,孩子的回响”。
展厅中央,摆放着一张长桌,桌上摆满了孩子们做的菜的照片,旁边是一封封信,讲述着他们如何延续母亲的爱。
“我妈走后,我开始学做她以前做的菜。”
“我学会了她最爱的糖醋排骨,每次做,我都觉得她还在。”
“我开了一个小店,名字叫‘妈妈的味道’,我希望,每一个走进来的客人,都能尝到她留给我的那份温柔。”
留言墙上,贴满了观众的感言:
“看完这些故事,我立刻回家,试着做了妈妈以前做的菜。”
“我终于明白,妈妈的味道,不只是菜的味道,还有她留给我的爱。”
“谢谢你们,让我有机会再‘看见’她。”
春棠站在展厅中央,看着人群中有老人、有孩子,也有年轻人。她知道,这些母亲的故事,不只是记录在纸上的文字,而是深深嵌入每一个家庭的记忆里。
**二百一十二**
风轻轻吹过,海棠花轻轻摇曳,仿佛在为她们的坚持鼓掌。
春棠和李然坐在文化馆门口的长椅上,翻开一本新的笔记本,封面写着:
《母亲的爱,孩子的回响》
春棠轻轻翻开第一页,写下:
“母亲的爱,不会因为时间而消失。它藏在孩子们的回忆里,藏在他们的习惯里,藏在他们的生活中。”
她合上笔记本,看向李然:“我们只是那个愿意记得的人。”
李然握住她的手:“但正因为如此,我们才让别人记得。”
风轻轻吹过,海棠花轻轻摇曳,像是母亲们的微笑,温柔而坚定。
她们知道,这只是一个开始,而她们,将继续做那个愿意记得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