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网

千千小说网>开局:召唤锦衣卫 > 第二百八十章 结网五(第1页)

第二百八十章 结网五(第1页)

羿日,清晨。

朝廷六部值班房内,天色尚早,窗外晨曦初透,房内却已然是一片热火朝天的忙碌景象。

案牍堆积如山,在晨光映照下,堆叠出深沉而厚重的棱角。空气中,墨香的清冽、汗水的微咸相互交织,还隐隐透着一丝若有若无、悬于众人鼻尖的焦虑。

宰相季海生稳稳端坐在主位,面色沉静如水,唯有眉宇间那道浅淡的褶皱,悄然泄露出几分难以掩饰的疲惫。

他面前摊开着几份火漆未干的加急文书,朱红色的批注在素白的纸页上显得格外醒目。

几位尚书、侍郎分坐两侧,低声交谈。

朝堂之上,皇帝那雷霆般的手段与杀伐决断,此刻正如同无形的巨石,沉甸甸地压在每个人的心头。

江南案的血腥清算余波未平,南楚边境的烽火已然剑拔弩张;军改轮调恰似釜底抽薪,刚刚掀起波澜,新政……桩桩件件,无一不是足以撼动江山社稷的大事,背后牵扯着无数人的命运起伏。

而他们此刻的任务,便是将这些宏大如星辰的旨意,拆解成为步步可踏的石阶,转化为能够落地生根的细则;与此同时,还要处理那些同样关乎国计民生,却无需惊动圣听的繁杂政务。

“都打起精神来。”季海生清了清嗓子:“陛下旨意已明,雷霆雨露皆是君恩。我等身为臣子,首要之事便是将圣意落到实处,各部回去后需即刻拟定详细章程,明日此时,本相要看到初稿。”

众人齐声应诺,声音清脆如贯珠:“谨遵相爷钧令。”

“王尚书,”季海生目光转向户部尚书王俭,语气沉稳有力,“陛下提及江南赈灾银与河工钱粮,户部在拨付时务必盯紧。另有一事,今春以来,北地降雨稀少,京畿、冀北、河东几处州府已出现旱情的苗头。地方呈报,请求开常平仓以平抑粮价,并预拨部分秋税以备赈济。此事需户部迅速核议,拿出条陈。”

王俭立刻翻开手边厚厚的卷宗,指尖在纸页上快速划过,查阅片刻后恭敬答道:“回相爷,冀北三府、河东两府确实存在旱情。常平仓的存粮目前尚足,可依照旧例开仓平粜,以此抑制粮价飞涨。至于预拨秋税……数额颇为巨大,需严格核算受灾范围与程度,并且要严防地方借此虚报冒领。下官已令司农司会同地方转运使详细核查,七日内必定会将确切的灾情评估与所需钱粮数额呈报至相爷案前。”

“好。”季海生点头,眼中闪过一丝赞许:“此事关乎民生稳定,切不可大意。尤其要防备粮商囤积居奇,趁机谋取暴利。”

说罢,他目光转向工部尚书:

“李尚书,你方才在朝上奏报江北商贾捐献物资转运分发之事,细则本相稍后会仔细查看。眼下另有一桩紧急事务:大运河清淤疏浚,尤其是淮安至通州段,淤塞情况日益严重,漕船通行效率大幅降低。漕运总督急报,若再不加以整治,恐怕会影响今冬明春的漕粮北运。工部可有应对预案?”

工部尚书李垣面露难色,眉头紧紧拧成一个疙瘩:“相爷,此事确实是燃眉之急。往年清淤大多选在秋后农闲时节,征调民夫进行。然而今年江南案牵连范围极广,人心不稳,加之豫扬二州推行度田令,同样需要大量人手。若再大规模征发民夫去清淤,恐怕会激起民怨,对新政实施不利。”

“下官的想法是,可否动用部分新募的京营兵士?一来他们纪律严明,便于管理调度;二来也可借此机会操练,熟悉水利工事。”

“李尚书此议不妥!”兵部侍郎听闻此言,立刻插话,语气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决:“京营新军乃是陛下整顿军备的根本所在,首要任务是操演战阵,怎能当作河工民夫使用?此例若一开,日后各地方的苦役杂差都会来索要兵士,军改大业又该如何维系?”

李垣也来了急劲,据理力争道:“兵部此言差矣!漕运乃是国脉所系,若漕粮延误,京师必将震动!况且清淤并非纯粹的苦役,其中涉及土方、测量、协作等诸多方面,同样可以锻炼士卒。这只是权宜之计,待江南局势稍稳,自然还是以民夫为主!”

眼看两人争执逐渐激烈起来,季海生抬手示意停下,沉声说道:“好了!京营新军不可轻易动用,这是根本原则。清淤之事,工部再另想他法。是否可以分段进行,优先疏浚最为险要的地段?或者酌情提高民夫工钱,招募流民、闲散劳力?所需银钱,户部应当优先给予保障。王尚书,你意下如何?”

王俭沉吟片刻,缓缓说道:“招募流民,这个办法可行。所需银两,户部可从漕粮损耗预留项中先支取一部分。但工部必须精打细算,严格控制成本,并且要严防工头克扣。”

“下官明白!”李垣见季海生定下了调子,虽心中仍有不甘,也只得应下,低头思索着如何在银钱与工程之间找到平衡。

“郑尚书,”季海生转向吏部尚书,语气中带着几分深意:“陛下在朝上对吏治考绩的论述,振聋发聩。吏部的担子最重。除了拟定新的考绩章程,眼下各地官员出缺甚多,尤其是江南、雍州等地,因案被牵连革职的人数众多。吏部铨选必须加快速度,务必将陛下亲点的‘特才’尽快安排到关键位置,同时也要稳住局面,填补空缺,绝不能让地方政务停滞不前。”

,!

郑元吉连忙欠身说道:“相爷放心,下官已连夜召集文选、考功两司商议。陛下亲点的几位干吏,都已安排到紧要州县担任实缺。其余空缺,正从近年考评‘上等’的官员中进行遴选,优先选用务实肯干、没有世家背景的官员。名单稍后便呈报相爷过目。至于考绩新章程……下官已令手下精干吏员,结合陛下旨意与历代良法,草拟条陈,力求尽快完善。”

“嗯,既要快,更要稳。”季海生叮嘱一句,目光扫过众人:“还有其他紧要政务吗?一并商议了。”

刑部侍郎应声出列:“相爷,各地牢狱如今人满为患,陛下已经批准了罚役赎罪的请求。然而具体的执行细则,比如役期折算标准、服役地点(修路、筑城、开矿)、监管方式以及如何防止脱逃和虐待等,亟需刑部、工部、兵部(若涉及军管矿场)以及地方进行协调。此事牵扯面极广,需要尽快定下章程。”

大理寺右卿也补充道:“还有,那批重犯,尤其是江南案的首犯等,陛下旨意三日后处以凌迟之刑。行刑地点、监刑官员、警戒布防以及百姓观刑秩序等,都需要详细安排,以防出现不测。”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