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还是头一次来这么多官差的,而且看这架势,显然是发生了什么大事。
沿途的村民纷纷跟在后面,直觉是和最近失踪孩子有关的事。
而官差径直冲崔之玉他们屋舍过来,刚进去,景氏他们还来不及询问,为首的官爷则满脸严肃地看向崔之玉。
“崔娘子,衙门有请,你得和咱们走一趟了。”
“大人!小女可是犯了何事?为何要小女去衙门啊?”
看在往日她和知府关系交好的份上,官差对崔之玉还算客气,对其家人也是如此。
“这位婶子,今日是有人提供了失踪孩子的线索,是和崔娘子有关,所以才需要她和我们去衙门走一遭。”
“什么?”景氏脸色骤变,马上挡在崔之玉面前说道。
“孩子失踪一事怎会和我女儿有关?我们家孩子也不见了!到底是何人在衙门……”
“此事让崔娘子跟我们去一趟便知。”
官差没给他反驳的机会,打断她的话就让人去“请”崔之玉。
崔之玉一脸淡定,走上前安抚了景氏一声:“母亲,我且去看看到底发生了何事。”
一个时辰前,衙门外传来一阵阵的哭声,众人闻讯而来,顿时门口围了不少的百姓。
只见一名老妇跪在衙门外,外面还停着一具孩子的“尸体”,面色发青,一动不动,看着渗人得很。
围过来的百姓远远朝后退了几步,生怕冤魂冲撞到自己。
老妇跪在门前嚷声起来。
“还请大人,为民做主啊!!”
“大人!您乃百姓父母官,断不能冤枉任何一个丧尽天良,罔顾王法之辈啊!”
林大人一听说外面那孩子,乃是失踪的其中一名孩子,马上将人给带进来仔细审问。
瘸腿老妇满脸忧愁地将事情前因后果道出来。
原是她想出城寻亲,偶然在路上遇到一辆坠崖的货运马车,而其中就有这个孩子和一名妇人。
“大人,民妇找到这小儿时,他已经没了呼吸,身上四处都是坠崖时碰撞的伤口,和其一起的还有一名妇人,但那妇人如今在民妇的歇脚处休养,民妇是从金铩村出来的,自然是认得这小儿乃是金铩村魏氏之子,所以特意来此报官。”
说完还详细地提供了那辆货运马车坠崖的地点:“民妇如果没记错地话,那马车也是崔娘子他们货运行的。”
听到和崔娘子有关,知府的神情更为严峻了一些,郑重询问老妇:“你说的可是真的?若是有任何虚假偏言,你可知后果?”
“大人英明!民妇一介草民,断不敢随意诬陷他人,民妇只是觉得孩子无辜,又不忍心他这么含恨而去!这才折回城中上报官府,大人大可去查一查。”
见此,一支官差去现场寻找马车证据,另一支队伍则去把崔之玉请过来。
围观的人听说此事是与崔之玉有关,更加好奇,一会的时间,门口围观的人也越来越多,似乎要将门槛都踏破了一般。
待崔之玉到来之后,她身后也跟了不少村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