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部长明白,这种工作事关国运,不能一刻懈怠,不能仅仅因为情感上的不舍就影响了全局的决策。
而李老,则做出了不同的选择。
为了确保实验的每一个环节都尽善尽美,为了亲手收集到有关化肥的详细数据,他几乎做出了“宁死不离”的决定。
李老本是一个极为严谨的科学家,对于任何实验结果的准确性都有近乎苛刻的要求。
为了确保数据的可信度,他选择暂时留在了胜利化肥厂,生活条件虽然简陋,但他丝毫不在意。
每天他都会从清晨忙到深夜,几乎没有时间去享受一些休息时光。
甚至有时候,他在试验田旁边待久了,已经想要搭个临时棚子住下,彻底投入到这个实验的环境中去,和农田之间建立一种更加亲密的联系。
这份执着和决心,深深感染了周围的科研人员,也让徐阳感到了一丝钦佩。
不过,徐阳也知道,李老这种“完全投入”的做法,也未必是最好的选择。
尤其是他年纪已经不小了,身体素质也不像年轻时那样可以承受长时间的劳累。
徐阳曾好心劝过李老,让他休息片刻,享受一些安稳的生活,但李老总是笑而不语,依旧保持着他那种如火如荼的科研热情。
“李老,您真的不打算休息一下?”徐阳有些无奈地劝道。
李老笑着摇摇头:“做科研就要全身心投入,哪能轻易松懈呢?我这一生都在和农田打交道,怎么能放过每一次改进的机会呢?”
徐阳也知道,李老的心态极其专注,也因此才能取得如此卓越的成就。
可对于徐阳来说,他最初的计划并非如此。
他曾天真地以为,既然自己曾在许多领域都取得了不小的成就,那么种地这样的事,应该也不难。
于是,在几天前,他毅然决定亲自下地和李老等科研人员一同参与实验。
毕竟,他自信的认为,自己掌握的现代技术足以轻松应对这些所谓的“传统农业问题”。
然而,徐阳很快就意识到了事情的复杂性。
两三天的田间劳作让他几乎筋疲力尽。
原本强壮的身体在阳光下曝晒,长时间弯腰劳作,使得徐阳感到前所未有的疲劳。
尤其是那些需要长时间站立、弯腰、挥锄的动作,让徐阳的腰部和肩膀感到剧烈的酸痛。
每一块肌肉都仿佛在抗议,身体的每一部分都在向他提出挑战。
“这……这也太累了吧!”徐阳的脸色显得有些苍白,几乎不敢再动弹。
他有些自嘲地笑了笑,心中暗道:“我当初真是太天真了,竟然以为种地是一件轻松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