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刘部长豪爽地挥了挥手,打断了徐阳的谦虚,“徐厂长,您就甭谦虚了!久闻不如见面,这一次,我老刘对你,也是心服口服啊!”
他笑得豪爽,语气中毫不掩饰的崇敬与佩服。
随即,现场顿时又爆发出一阵哄堂大笑,笑声如雷贯耳,冲破了四周的宁静。
所有人脸上的笑容都灿烂如阳光,热烈的气氛让试验田中的每个人都感受到了无比的振奋与力量。
每个人的心中似乎都有了一个明确的方向——他们的农业未来,将在这样的理论和知识的推动下,变得更加广阔与光明。
望着眼前这些真诚的笑脸,徐阳心中的某根弦仿佛被轻轻拨动。
是的,他们怎么会知道,这些理论和知识,其实正是龙国一代又一代的农学家们,经历无数的试错和积累,才得出来的结果?
如果他们现在就能从这些知识中看到希望,那将来,当龙国的农业技术更加先进,像无人机喷洒农药、机械化播种收割、人工降雨这些高科技农业设施普及时,眼前的这些学者们,又会有怎样的感想呢?
想到这里,徐阳心头一阵沉重。
他知道,龙国现在依然贫苦,农业生产力依然薄弱,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依然如山。
自己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需要做的事情,依然很多很多。
但为了眼前这些笑脸,为了每一位农村孩子的未来,为了龙国千千万万贫苦农民的笑容,我徐阳就算九死,也无悔!
农业实验并不是一件可以一蹴而就的事情。
每一项农业科研,都需要长时间的观察、积累和耐心。
尤其是像春小麦这样的作物,生长周期长达四个月,这四个月的时间对于科研人员来说既是挑战也是考验。
在这段时间里,每一天的细节都被严格地测量和记录,每一个数据都必须精确无误,任何一丝疏漏都可能影响整个实验的结论。
春小麦的生长周期是漫长的,每一阶段的成长变化都需要追踪,特别是在施肥、灌溉、土壤状态等各方面,都需要结合具体情况及时调整。
每一项数据的采集、每一条研究的推理,都离不开细致入微的观察和精密的实验。
对于像李老那样从事农业多年的专家来说,虽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依旧知道,只有脚踏实地、全身心投入到实验中,才能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实验的成功。
然而,尽管如此严谨,科研的实验总是充满了各种不可预知的挑战。
刘部长虽然心中百般不舍,但毕竟职责在身,事关国家的许多大计,他不得不离开这片试验田,返回帝都继续处理其他事务。
尽管他早已对胜利化肥厂这次实验充满了期待,也想亲眼见证其成果。
但他深知,作为一名高层领导,他的任务是协调整个国家的资源和力量,这项实验的进展是由专家们亲自操刀的,他的作用并不在实验的每个细节上。
刘部长最终还是妥协了,他带着几分遗憾告别了实验现场。
回到帝都后,他心情依旧未曾平静,虽然他知道这项实验最终会取得成功,但他心中依旧充满了期待,想要尽快看到第一手的结果。
事实上,这样的大规模实验关乎的不仅仅是一个小小化肥厂的成功,更关乎龙国农业发展方向的转型和突破,甚至可能为后代农业科研指明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