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罢,他疲惫地闭上了眼睛。
群臣见孙亮态度坚决,知道再劝也无益。
只得无奈地接受了和谈的决定。
几日后。
吴国使者带着国书和礼物,快马加鞭地赶往蜀国都城成都。
使者心中忐忑不安,他知道此行责任重大,关系着吴国的命运。
成都,蜀国皇宫。
杨广收到吴国和谈的请求后,立刻召集群臣商议。
“吴国使者求见,说是要与我朝和谈。”
杨广的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遍了整个大殿。
殿内顿时议论纷纷。
“陛下,吴国屡次进犯我朝。
如今战败求和,定是缓兵之计,万万不可轻信!”
一位武将站出来,慷慨激昂地说道。
“是啊,陛下,吴国狼子野心,绝非真心求和!
我们应该乘胜追击,一举消灭吴国,以绝后患!”
另一位武将也附和道,他用力地挥舞着手臂,情绪激动。
“诸位爱卿所言,皆有道理。”
杨广语气平和。
“然,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他停顿片刻,目光扫过殿内众人。
“朕以为,江东鼠辈,名声在外,此次求和,未必是真心实意。
和谈之后,还不知道有多少阴谋诡计等着。”
杨广站起身。
“必须一鼓作气,彻底平定吴国,才能永绝后患!”
一位老臣颤巍巍地站出来,拱手道。
“陛下圣明!”
杨广转过身,语气温和地说道。
“爱卿所虑,朕也明白。
但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朕已下令,从各地调集粮草辎重,补充军需。
同时,犒赏三军,激励将士。
此战,朕必亲征,与将士们同甘共苦!”
众臣闻言,纷纷跪拜。
“陛下圣明!”
大殿内,气氛激昂,众臣的脸上都洋溢着兴奋和期待。
他们相信,在杨广的带领下,蜀军一定能够战胜吴国,一统天下。
杨广回到龙椅上坐下,他挥了挥手,示意众臣平身。
“传朕旨意,命姜维继续率军进攻,务必攻占建业,活捉孙亮!”
“遵旨!”一名侍卫领命而去,迅速传达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