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衫褴褛,面黄肌瘦,正坐在路边,看到马车都扑了过来。
“太傅,前面有几户灾民。”
负责勘察的官员向诸葛亮禀报。
诸葛亮立刻下令队伍停下,走到灾民面前,关切地问道。
“乡亲们,发生了什么事?”
一位老者颤颤巍巍地起身,眼中含泪。
“今年大旱,颗粒无收,我们已经好几天没吃东西了……”
诸葛亮听后,立刻吩咐随行的士兵施粥赠药。
并详细询问了灾情,将此处受灾的情况快马加鞭传信给了刘禅。
随后又安抚了灾民的情绪,这才重新启程。
马车缓缓驶离,灾民们纷纷跪在地上,叩首谢恩。
“多谢太傅!多谢太傅!”
队伍继续前行,行至一处山谷。
诸葛亮掀开车帘,观察着周围的地形。
只见两侧山势陡峭,中间一条河流奔腾而下,水流湍急。
他心中一动,指着前方一处略微开阔的谷地。
对身边的江澈说道。
“将军请看,此处地势险要,易守难攻,若是能在此处修建一座水坝……”
他说着,手指在地图上比划着。
“不仅可以蓄水灌溉,还能有效防止洪涝灾害。”
江澈顺着诸葛亮的目光看去。
“此处地势的确不错,只是这山谷狭窄,修建水坝耗时耗力,恐怕……”
诸葛亮微微一笑,羽扇轻摇。
“事在人为,只要规划得当,何事不可为?”
他转头吩咐随行的工匠。
“立刻绘制详细的图纸,并记录相关数据,不得有误!”
工匠们领命,迅速展开工具,开始测量、记录。
数日后,勘察队伍来到了下一个预定地点。
此处地势平坦,但田地干涸,寸草不生。
路旁,三三两两的灾民拖家带口,步履蹒跚地向远处走去。
他们,衣衫褴褛,如同行尸走肉一般。
诸葛亮见状,心中一沉。
他立刻下令队伍停下,走到灾民面前,关切地问道。
“老乡,这是要去哪儿啊?”
一位中年妇人抱着一个瘦弱的孩子,听到诸葛亮的问话。
抬起头,眼神空洞:“逃荒……去哪儿都行,只要能活命……”
妇人身旁,一个衣衫褴褛的老人咳嗽了几声,有气无力。
“今年大旱,颗粒无收,我们已经走投无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