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大人,深夜来访,可是江南之事又有变?”周广义开门见山。
朱承志点头:“士族已开始驱逐书院先生与学子,并张贴告示,宣称书院为非法私学,凡入书院者不得参加科举。此举若得逞,书院将彻底失去朝廷庇护。”
周广义皱眉:“此事若属实,士族已属大逆。然京城防务,向来不涉文教之事。”
朱承志沉声道:“周统领,士族若真要动手,必会借地方军力镇压书院。若不提前防范,书院将无立足之地。”
周广义沉思片刻,终是点头:“好,我即刻下令,命京畿巡防营严查江南士族私调军力之事,并命各地驻军不得擅自行动。”
朱承志拱手道:“多谢周统领。”
夜色渐深,朱承志终于回到驿馆,身心俱疲。他步入书房,命人点上烛火,取出江南急报,细细翻阅。
“大人,江南士族已联合地方官吏,查封书院三十余所,并拘押书院先生七人,学子百余人。”一名弟子低声禀报。
朱承志神色冷峻:“他们这是要斩草除根。”
他提笔疾书,修书一封,命人送往内阁,请求太子朱瞻基尽快下旨,澄清书院地位,并命刑部彻查江南士族查封书院、殴打先生之罪。
写罢,他长叹一声,望向窗外,夜色如墨,风声呼啸,仿佛预示着一场更大的风暴即将来临。
就在这时,门外再次传来急促的脚步声。
“大人,江南急报!”
朱承志接过急报,展开一看,眉头顿时紧锁。
“江南士族已联合地方官吏,强行驱逐书院先生与学子,并张贴告示,宣称书院为‘非法私学’,凡入书院者,皆不得参加科举。”
朱承志冷笑一声:“果然,他们想彻底断绝寒门子弟的出路。”
他沉思片刻,随即下令:“命李慎之与赵子昂,立即组织书院先生与学子,前往邻近府县暂避。同时,命人将此事详细记录,附上证词,快马加急送入京城。”
弟子应声而去,朱承志则提笔疾书,修书一封,命人送往内阁,请求太子朱瞻基尽快下旨,澄清义学书院的合法地位,并严惩江南士族的违法行为。
他知道,士族此举,已不仅仅是针对书院,而是想借此机会,彻底否定义学书院的合法性,从而将书院从国子监体系中剔除。
若让他们得逞,书院将彻底失去朝廷庇护,寒门子弟也将再度陷入绝望。
翌日清晨,朱承志便前往内阁,求见太子朱瞻基。
朱瞻基神色凝重,显然已收到江南急报。
“承志兄,江南士族此举,已属公然挑衅朝廷。”朱瞻基沉声道,“但我父皇病重,朝中士族势力庞大,若贸然下旨严惩,恐怕会引发朝局动荡。”
朱承志拱手道:“殿下,士族已开始行动,若不及时制止,书院将彻底覆灭。寒门子弟的未来,也将被彻底断送。”
朱瞻基沉默片刻,终是点头:“我即刻修书,命吏部尚书尽快拟定授官名单,并下旨严惩江南士族查封书院、殴打先生之罪。”
朱承志拱手道:“多谢殿下。”
他离开太子府后,心中依旧沉重。他知道,士族的反击才刚刚开始,而他,必须在这场风暴中,守护书院,守护寒门子弟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