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国有过一波“国学热”。
简单来说就是大家喜欢把书当做礼品送人。
包括那时候各单位的采购人员都爱跑来买《四大名著》的精装书。
当礼物送生意伙伴,或者给员工发福利。
这种书定价可能是2000元,书店的进货价可能是200元,卖400元。
给行政人员开600元的发票。
老板一看,
哟,三折!
觉得下面人会办事,行政人员也拿到了回扣,皆大欢喜。
家家都卖《四大名著》,表现不出竞争力。
后来有的小出版社就开始出“六大名著”,把《儒林外史》和《封神演义》加进去。
《儒林外史》,光听着就高大上;而《封神演义》因为1990年的电视剧,老百姓都知道。
《封神演义》就是那几年封神的。
当然,也有的人说。
《封神演义》是能跟《冰与火之歌》《魔戒》相提并论的伟大作品。
但是只要和这些人多聊几句。
就能发现他压根没看过,最多看过几集电视剧。
然后他们就会说:《冰与火之歌》是活人的作品,《魔戒》是二战期间写的,把《封神演义》和晚几百年的作品比,未免太欺负它了。
那就往前比,
跟荷马史诗《伊利亚特》比一下。
都是女神之怒、两个阵营、一个美女、连年战争、青铜时代、神的传说。
荷马比许仲琳至少早2300年。
《伊利亚特》至少比《封神演义》好1000倍。
荷马口中的神,都是人,有嫉妒、有仇恨、有贪恋;王也是人,有出风头的冲动,有失去权力的恐慌;英雄也是人,受了侮辱就要扭身回家。
但《封神演义》里,大多数角色都幼稚愚蠢,缺乏稳定的人设。
姜子牙拿着封神榜下山,居然跟申公豹打赌砍脑袋,输了就把封神榜给对方。
这不是小学生行为吗?
“你的鸡蛋能给我吃吗?”
“你猜我有几个,猜对了我把这俩都给你。”
“好,五个?”
所以你看着各种大罗金仙,拿着各种法宝,其实就是村儿里一帮孩子在打架。
都是亲戚,弟弟被堂哥打了,
叫哥哥姐姐帮忙,
后来爸爸叔叔出来亲自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