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道有好有坏,各有看法。
对于道德框架,赵姬觉得很不错,可以奉行下去。
但阶级固化,势必会引起抗争。
再者,一味的用仁德来约束自身。
面对不仁之士时,难免会吃亏。
比如谁也没想到,有个孙子提出兵者,诡道也的理念。
彻底改变了战争。
已经改变了很多人的三观。
再者,奉行周礼的周朝下场,就摆在眼前。
在道德观念根深蒂固的曾经。
照样有子杀父,父杀子,篡权夺位的例子。
这一理念,适合圣德明主,而不适合弱者。
若是王室衰弱,君王无能,朝纲必将大乱。
到时架空王室,祸乱朝纲,群雄逐鹿的局面,终会上演。
例如汉!
就如同周的轮回。
只是有所不同的是,多了一个统一的思想。
还有一个致命缺陷。
那就是官员,爵位制度松散与漏洞太多。
再加上阶级固化。
后来者若是立功,只能另外册封。
结果就是制度臃肿,
各种各样的官员,管着同一件事。
有爵位者遍地都是,蚕食普通人的生存空间。
商鞅向秦孝王阐述王道时,被秦孝王再次赶走。
赵姬听后,继续询问,“何为伯道?”
“伯道,与帝道有异。帝道乃顺应民心,伯道则逆民情。”
伯道,便是霸道。
商鞅曾言:民只顾眼前之乐,不顾国家生死,并且乐在其中。
但王不行。
可难就难在民与王的思想不一致。
哪怕改变的再多,让民各自做自己本分的事,难道是民乐意看到的?
不如稳定内部,对外强势。
国不富,不能发动战争。
军队不强,不足以打击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