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胜仗更妙。"
李世民拉着长孙皇后来到了榻边,坐了下来,宫女奉上了温茶。
李世民顺手拿起,喝了口茶。
"咱们高明啊,给朕出了个利在千秋的好主意。"
“你看看这个。”
李世民似是炫耀一般,将自家儿子的奏章递给了长孙皇后。
上扬的嘴角,怎么都压不下来。
"若能成,江南那边,粮食产量会大大的提高,粮食产的多,价钱就稳定,说不定还能降一降,如此,百姓就吃得上饭,而且,朝廷的税收,也能多一些。"
说到税收,粮食,李世民又忍不住感慨。
年前收拾不法的佛寺,清查佛田,国库的收入就多了一大笔。
可不能小看了这些佛寺,清查完了,进入国库的钱粮,可不是个小数目。
富裕了,这回可是真是富裕了。
而且,将来大唐还会越来越富裕。
李世民的一双眼睛明亮得吓人。
长孙皇后眸光微动,迅速地浏览过了奏章。
看过奏章之后,长孙皇后明白为何皇帝会这般高兴了。
稻种!
关乎百姓生计的东西,而且,借此开始正式开启搭建水师。
这两样,不管是哪一样,都很重要。
稻种管着吃饭,而水师。。。。。。。能够保证大家伙儿都安稳的吃饭。
“高明心系黎民,这是好事。”长孙皇后笑道:“只是说实话,妾身觉得,这奏章上的事情,不像是高明能够想到的,高明长这么大,一直都是在长安,以及长安附近。”
“他又怎么会知道,林邑有占城稻。”
“妾身觉得,这件事啊,与怀仁可脱不开关系。”
李世民闻言,哈哈大笑。
“哈哈哈哈哈。”
李世民抚掌。
“我也是这般猜测的。”
“不过,这奏章上,可没有出现怀仁的名字,你猜这是为何?”
长孙皇后低头沉吟,旋即抬起头来,看向李世民。
“怀仁出的点子,让承乾总领来施行,奏章上还有王府属官的名字,加上房玄龄和杜如晦两人家中的孩子,怀仁这是要考验高明啊。”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李世民认同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