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网

千千小说网>直播带秦皇汉武开眼看世界是真的吗 > 第 64 章 植物间谍6(第2页)

第 64 章 植物间谍6(第2页)

听到天幕夸他写了22首咏竹诗高居榜首,白居易顿时得意了:“嘿嘿,唐宋诗人词人都不及我!”

哪怕是李太白,这时也被他压了一头哈哈!

而在其他地方,听到白居易是以数目取胜,大唐诗人们酸了。

“不就是多写一些,我上我也行!”某个不知名诗人愤愤然发表了意见。

等到再听到后世清朝郑板桥的《竹石》成为教材诗歌,文人们齐齐慕了。

教材他们懂,不就是类似孩童的启蒙书籍、书生考试必学的四书五经吗?

一首诗成为了无人不知的教材,那得多少人学习,天幕曾说过,后世可是有14亿人口!

清朝乾隆年间,山东,郑燮的友人齐齐拱手道谢:“恭喜克柔,青史留名了!”

郑燮,字克柔,号板桥、板桥道人。

此时的郑燮,已经先后被贬为山东范县知县、潍县知县。因为爱护百姓,郑燮在山东遇到灾荒时采取开仓赈贷、捐廉代输的举措,引起了屯粮抬价的贪官污吏、恶豪劣绅的不满,屡次上奏折弹劾他。

郑燮已经听到朝中故人传来的风声,最近他可能要被彻底贬为庶民,再与仕途无缘了。

天幕称赞他的《竹石》诗,其实是他为自己的画配的诗,此时山东屡屡遭灾,郑燮不愿意贪污,同样囊中羞涩,已经靠在卖画维持生活。

听到友人的话,郑燮只淡淡一笑:“看来老夫的竹子不愁卖了。”

友人摇了摇头:“你本就诗、书、画三绝,现在天幕也认可了你的诗歌,想必朝廷很快会把你调回中央,重新重用你。”

他意味深长道:“你忘了,当今陛下最喜欢舞文弄墨。”

郑燮闻言,反而有了些茫然。

他都一把年纪,还能返回京城吗?

而且就算返回朝廷中央,大清如今的局势,一切还能挽回吗?

【日本有《竹取物语》,但其实华夏早就有类似的竹子传说】

日本的《竹取物语》是日本最早的物语故事,讲述竹子中诞生的姑娘“辉夜姬”

的传说。因为作者匿名,创作年代不详,讲述的故事背景大概是平安时代。

但是华夏不仅有类似的故事,还有多个。

首先是藏族故事《斑竹姑娘》,1957年就曾经出版过,取材于藏族地区流传的民间故事,与“辉夜姬”

高度相似;

《竹取物语》讲述一位老人在竹子里发现一位小女孩,带回家中,3个月就长成了美人,老人为她取名为“辉夜姬”。

辉夜姬因为美貌,遇到了众多男子的求爱,后来有5个贵族子弟向她求婚,辉夜姬分别向这些求婚者提出难题要求寻找宝物,最终求婚者都失败了。之后天皇也想强娶,辉夜姬披上羽衣直接飞上天宫;

华夏的《斑竹姑娘》讲述的是藏族青年朗巴从土司手下保住一株斑竹,斑竹里走出了一位美丽的姑娘。后来姑娘同样遇到了5位权势青年求婚,并且同样用寻找宝物的难题拒绝了5位权势青年。但是结局是斑竹姑娘与朗巴从西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明朝,被忽视的朱元璋恶狠狠道:“大明书生不是喜欢写小说吗?让他们去编!”

大明也不是没有诗人,但是天幕盘点写竹的诗歌时,竟然无一大明诗人上榜,连清朝都有,大明竟然没有!

但是朱元璋也不是没有审美的,郑板桥的诗歌朱元璋同样看得出来写得很好,风骨卓然,也很适合他的胃口。

这样一对比,再一想到天幕说过大明书生文人沉迷艳情小说和玩小唱,朱元璋又想生气了。

好悬地忍住后,朱元璋将怒气转移到其他人身上,看向自己的儿子们和满朝文武:“你们都别闲着,下朝后还想着喝花酒玩小唱?想都别想,回去给朕写诗歌写小说去,朕要检查!”

儿子们:!!!

父皇啊,你看看我们像是有诗才得人吗?还不如让我们去打仗!

大臣们彼此对视一眼,文臣还好,看到前朝后世的文人因为诗歌扬名,总有点不服输的心思。

但是武将就苦了,他们若是擅长文,何必去拿命搏前程?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