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网

千千小说网>我在光明中学上学用英语怎么写 > 叶从阳(第1页)

叶从阳(第1页)

第十八章叶从阳

江滨有很多的变化,新盖的楼盘到处都是,一座比一座高,好像越高越能体现如今的生活水平。元宇家的老屋也被纳入了规划,的确是,这一大片区域若不动迁,确实与新生活的新民声不协调。

经历了那些事,元宇以为自己变成了行尸走肉般的局外人,实际上他为家乡的变化感到欣喜。至少家周围开放式的垃圾堆都换成了规范的垃圾桶,有了盖子,苍蝇和异味少了。厕所建成了新的样式,即拉即冲洗,看不见恶心的粪便,再不用担心小孩子会掉进粪池里。他发现母亲的鬓角有了一丝白发,用手抚摸了一下,说:“妈!我回来了,以后陪你一起卖菜吧!”

别来七年也只有这么一个亲昵的举动,没其它的话要说。他要照看无衣,干巴巴的料理衣食的事。她不适应寒冷的天气,对新环境感觉惊恐,因此元宇能想到未来的日子要多艰难。丁昭云的顾虑不无道理。

父母本来对照顾人就缺乏一种热情,嘘寒问暖全凭灵光乍现,一股一股的属于偶然事件,元宇没抱指望。况且无衣是收养的孩子,现在刚见面,他们还没深寻思,等回过味来什么情况更难说。

即便这样,母亲还是说:“快忘了还有你这个儿子。一点不想家吗?”朝无衣努努嘴,低声问:“是个聋哑孩子?你要疯了!还找不找媳妇了?”其实父母心思不坏,只是缺乏关怀别人的耐心,因而冷漠。

回来了几天,苦恼的问题接踵而至,本是想沉淀一些日子,但他似乎忘记了,生活的压力让人一刻不能停歇。首先是无衣,即便她不能用言语表达,她对自己的依恋仍见深重。元宇在她身边,她很安静,抱她的时候能感受到她有些开心,离开了他的视线她则不安。短暂的出门回来,母亲会说:“她的样子真是挺可怜,你最好少出去。”

然后是,燃料有限,老屋需要修缮,已经抵御不了风寒。周边该拆的拆,该建的建,剩下的几十户人家,进出都很不方便,几乎成了难民营。元宇说出了买个楼房的打算,母亲挺高兴,问:“你哪来的钱,不是说特种兵没当成,一直在山上当老道吗?老道也能挣钱吗?”元宇道:“香火旺盛,有红利。”元宝山沉着脸说:“你是为了你爹妈?还是为了新来的小丫头?亏你还能想着关心这个家。”元宇心里一惊,瞬间语塞。感觉与父亲的关系好像两条冰冷的铁轨,看见的看不见的行程里,都不可能靠拢在一起。

无衣还是太瘦弱,而且她来自热带地区,不适应北方的寒冷,没过几天就病倒了。白天还好,夜里持续高烧,咳嗦不止,元宇实在担心,不顾母亲反对,连夜送往医院。急诊的医生有些倦怠,想是很累,说话无力。验血之后开了几副口服药,元宇看了看,是治疗普通感冒的常用药物,见效应该很慢。问:“需不需要打针,要住院吗?”医生道:“没有床位,可以打针,每天定时过来,七天一个疗程。”说完重新开了注射的药。护士打上静点说:“药快没了再叫我。”出门的时候好像小声嘀咕:“小题大做!”元宇没有气愤,医护人员每天频繁接待患者,对过度敏感的患者家属有厌倦的时候。

次日上午,元宇上街为无衣买羽绒服。他立刻想到江滨第一百货春林商城,想到江洋。那时虽已是同桌,却还不熟,不知她的规矩。他擅自把她借给自己坐的椅垫转借了出去,其实算不上转借,只是别的同学拿去,自己默许了。江洋抢回椅垫拍打元宇,元宇起身躲避,新买的棉服剐在靠椅上一个稍稍凸起的钉子冒上,扯了一条长长的口子。因为她漂亮,衣着光鲜,元宇早有好感,所以并未生气,也没有说什么,只是当着很多同学的面,十分的尴尬,脱下棉服默默卷起塞进了书桌膛里。江洋脸皮很薄,当时也没说什么,放学后悄悄找上元宇,说要为他买一件新的,元宇一笑拒绝了。回家挨了母亲一通数落,第二天只好穿着一件老式的灰布棉袄,外套中山装上学了。元宇当时感觉自己像个古董被同学的目光审视着,开始羞恼起来,一天对江洋摆着一副冷脸。放学后,江洋再不顾众人的目光,生拉硬拽把元宇弄到了春林百货商城。在那个时候最豪华的商场一次选了三件最为昂贵的棉服实在是天大的手笔,元宇有些发蒙,还好留住了最后的一点尊严,坚决的只选了一件,几乎逃着出去了。也许那是他生平第一次切身感受到家庭背景不同所带来的体会和困扰也大不相同,以前不过是一笑而过。他没有在学校里穿过那件衣服,而是继续穿着母亲缝补好的那件受伤的棉服上学。尽管江洋从此挫退众多爱慕者,只对元宇表现出一种特别的关心,让元宇一度很傲骄,但是他心里有了顾虑,一直保持着和她自认为应该有的距离。

春林商城被翻建了,现代感十足,更豪华大气了,幸好保持了原来的名字,让喜欢回忆的人们寻找到一个记忆点。其实回忆往事不难,随时都可以,江洋的那件贵重棉服一直留着不穿本想用来证明自己的硬骨气,后来直接穿烂了早不知扔去了哪里,想来可笑。

商场里凌乱的布局和琳琅满目的商品让元宇有些不知所向,他不愿开口问路,转了好久才找到童装区。看了几家,都没有标价,每家的售货员都过份的热情,没有让顾客停下脚步或者得到一两句回答都自认为是失败,因此每当顾客流连了,又不声不响的离开她们似乎就有点不悦。

元宇在第三家指着一款厚厚的女童羽绒服问:“这件多少钱?”售货的年轻女子妆容有些太浓,动起来脂粉气太重,笑容掩盖了年轻的灵气,夸赞道:“大哥的眼光真好,这是我家今年买的最好的一款,今年最流行的样式,加厚的,纯鸭绒,保证暖和。你家姑娘多大了?我给你拿一件大小差不多的你先看看。”

“多少钱?”

“哥!你先看看,摸摸手感,不着急,价格好说”

“多少钱?”元宇有点不耐烦

“要价是八百,哥!你要是相中了咱再商量----”

元宇道:“相中了,就你挂着的这件这么大,多少钱?”

女子笑道:“大哥真是痛快人,那我也就痛快的给你个价,最低六百,保证你没买贵,你挑个颜色,我给你选一件,大小不合适你可以来换,质量肯定没问题。”

元宇痛快道:“四百元我拿一件。”

女子马上笑道:“大哥!没那么大幌子,这衣服的质量在这摆着呐!你别看是童装,现在小孩的衣服不比大人的便宜,越小做工越精细,咱这都是正规渠道进货,一分价钱一分货---”

元宇打断道:“你觉得合适就卖,嗯!不行我去下一家。”元宇不喜欢讨价还价的心理博弈。售货员同意了,自己买贵了。

元宇在接近二楼扶梯口的地方被人拉了一下衣角,他有些惊异,自己的反应竟迟钝了,回头一看,认出了是高中同学,一时想不起名字。

“元宇?你是元宇吧?”他笑的很亲切,元宇点点头,还在想他的名字。他拍着元宇的肩头热情的说:“老同学!果然是你,你刚上楼的时候我就看见了,恍惚觉得有点像,没敢认,怕认错了挨削。有七八年没见了吧?咋?把我忘了?”

“李友才!老同学怎么会忘记。你好!你好!见到你很高兴!”元宇先是想到了他的外号“大疯哥”,然后才想到他的名字,刚刚好,赶在他埋怨的前头握住他的手。

他又拍了一下元宇的肩头,随后拉着他到一处不妨碍顾客行走的角落,笑道:“我以为你把我忘了!唉?听说你一直没在家,出门闯荡去了,怎么样?混的不错吧?啥时候回来的?”他一边说话的一边向里面观望。他不太专注的样子使元宇失去了回答的欲望,客气的说:“哦!是刚回来的,混不下去就回来了。”

李友才热情起来还是不错的,问:“还走不走了?”

“暂时不打算走了,还是家里得劲。”

“对!回来就对了,在哪混都不容易,那里都是一样,挣钱比吃屎还难,在家起码有熟悉的朋友同学啥的,联系联系,比一个人在外瞎摸黑着干强多了,再说咱家这两年发展的也挺快。怎么样?见着老同学没?”他又向里面看。

“没有”元宇回答的有点生硬。

“那行!有时间我撺掇撺掇,老同学见见面,喝点酒叙叙旧,毕竟好几年不见了,踏入社会就知道了,还是同学的感情最真。唉?和李天风联系没?没去看他?上学的时候你俩关系挺好”他认真了一些,仿佛一场同学会即在眼前。元宇摇头回答说还没联系。

“是吗?”他说;“天风现在混的可老厉害了,大学毕业回来就进了市政府,升得比爬楼梯都快,最年轻的副处,最年轻的正处。没办法,老子得力儿子就出息,不服不行,咱班同学里谁能干过他!唉?对了!我有他的电话,你要不要?”

“不必了,谢谢!我现在还不想见谁。”元宇道。

“哦!你买的衣服?多少钱买的?童装?你不会是连姑娘都有了吧?”他拿过元宇拎着的口袋,从袋口出翻看了一下衣领,不等元宇回答又笑道:“冒昧了,就是有姑娘也不可能这么大,多少钱?”

“四百”元宇说。他微微一笑,用专家的语气说:“我一天要是能碰见两个你这样的顾客就不愁了。下次买东西你找我,我的床位就在前面,基本上午我都在,下午就找不着我了。”他指了指他目光向里搜寻过的方位。“别客气,咱也没别的能耐,买衣服省点就省点。”

“费心了,下次一定叨扰。”元宇正琢磨怎样结束此次碰面。李友才再次拍了一下元宇的肩头,急匆匆的说:“这样!元宇!有时间咱们再约见长谈,我那边好像来了一个实心的顾客,我新雇的小丫头不怎么会卖货,我得去招呼招呼。一定啊?有时间一定详谈,好吧!”

打了两天针,无衣的病情好了很多。她的自闭状态好像也有了一些转机,抱她,她知道收紧双臂回应,能吃一些水果,喜爱西蓝花,鸡肉和鱼肉等鲜香一类的食物。给她穿上新棉服,她的神色好像生动了一下,或许是元宇的错觉,是老屋的破旧反衬了这个鲜活的时刻,因此元宇立刻决定要买一所新房,她需要新鲜的东西,父母同样需要。

回家路过小市场,看见了地摊小火炉烤玉米,这种时节竟能有烤玉米,一定是农业的现代化改变了作物生长的时节性,反正好几年没吃,此刻特别馋。卖玉米的竟是老邻居家的姑娘,小时候一起玩耍过,也曾是一众小伙伴里傲娇的存在。她一眼认出元宇,也不做作:“元宇?真巧哎!唉----你可真逗,两穗苞米我还请不起吗?”元宇终究扔下钱,小本生意的每一分损失都会破坏他们的生意心情。而且,她的爽朗的生活态度给了元宇一个极暖心的启示,此刻愈发弥足珍贵。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