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网

千千小说网>男主种田文完结推荐 > 魔头养成第一百式(第1页)

魔头养成第一百式(第1页)

顺着君氏的意思,韶言逐渐将生活重心从课业转移到协助君淮处理君氏事务上。

按理来说,这些事务本该是君衍去处理。如韶俊策与韶俊平一般,亲兄弟毕竟是亲兄弟,外人比不得。但君衍,韶言也不得不承认,他的确不适合掺和进这些事情。

韶言本身对君氏的安排并无异议。他自认为不是读圣贤书的那块材料,便是识得些字,会读会写会看,不做个睁眼瞎被人耻笑也便够了。但他又是个认真的性子,并不会应付了事,因此治学也算严谨。勤能补拙,课业做的也算不错。

他这般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君衍十分看不过去。不过君衍也知道,这事无论如何也怪不得韶言身上。

君衍对兄长父亲的安排非常不理解,在他眼里,韶言这般天资聪颖,又刻苦勤奋,白白因为杂事耽误了课业,实在可惜。

但韶言毕竟是韶言,便如君衍眼里那般勤奋又聪慧。他挤着时间对付课业,因此没耽误太多。如此这般,君衍也无话可说了,只是时不时嘱咐韶言注意身体。

精神高度紧张,而又得不到足够休息,韶言头痛的频率大大增加。但还不算难受,不耽误事,他便忍着。

可算忍到十月末,韶言松了口气,便想着向君宗主告假。这时节,韶言要回家也是天经地义,谁也阻拦不了的。只是君懿在点头之后,

又让君衍准备好棉衣,跟韶言一起回辽东。

嗯?

此言一出,韶言和君氏两兄弟都相当吃惊。君懿看出他们心里想什么,道:“晰云也不小了,也应当去你母亲的故乡看一看,走一走亲戚。”

他又看向君淮:“本来眠之也应当一起去。不过年关将至,正是多事之时,君氏这边实在走不脱,边只好让晰云一个去了。晰云,你可愿意?”

该说不说,韶言平日里的工作做的非常好。他总同君衍提起辽东,以至于君衍对母亲的故乡的印象还是不错的。但毕竟要在别家过年,君衍年纪又小,还从没去过那么远的地方,因此还是犹豫了片刻。

他微微偏头看向韶言,发现后者低着头,并没有做出什么反应。君衍又瞥见韶言腰间的玉佩,抿了抿唇,轻轻点了点头。

君宗主作下了安排,韶言不敢多言。他在心里叹气,知晓今年怕是见不到师父师兄了,他总不能带着君衍上不咸山。

何况君懿的话也很明确,“走亲戚”,那必然是要回韶氏。

韶氏啊……韶言在心里感叹,自打三岁之后,韶言再没有回去过,幼时在别院的记忆也都已经模糊不清。这冷不丁要回去,他这心里还怪忐忑的。

君淮对此也没有什么异议,他反而觉得有点可惜,不能同君衍一起去母亲故乡。但转念一想,若他同弟弟都去了,留父亲一人在君氏跨年,多孤单寂寞。

这样一想,

君淮便没有那么可惜了,只是还有一点惆怅,让君懿看出来。

君懿安慰长子:“你还年轻,日后去辽东的机会多着呢。”

原本君淮是打算安排护卫的,但被君懿拦住了。年关将至,君氏的门生弟子也是要过年的,哪能把人家派到辽东去。

道理是这么个道理。但现在杭州这边也没有韶氏的商队,最后一批早早便启程了,如今怕不是已经走到朝歌。君淮思索起来,那总不能,总不能让韶言和君衍他们两个自己去辽东吧?

但父亲好像确实有这个意思。君淮这下便迟疑起来,道:“可他们两个,毕竟年纪尚小。从杭州到书山府,毕竟路途遥远,这……”

作为兄长,他对君衍的关心确实是合情合理,虽然确实有点多余。韶言一个人,来往于辽东与书山府之间都无大碍,何况他们两个一起!这反而更容易令人放心,他俩起码还能相互之间有个照应。

“他二人已是舞勺之年,何谈年纪尚小?”君懿道,“阿言一个人都能往返于辽东与杭州,晰云与他结伴同行,岂不是更为稳妥。”

君淮还欲辩驳,韶言适时地插话:“请宗主与少主放心,韶言定会好好照顾二公子。”

他这句话说出来,君淮便不好再多说些什么,在君懿的笑意中,这桩事便定下了。

北地天气严寒,哪怕君衍拿出他最厚的棉衣,韶言也还是摇头:“这身最多能坚持到朝歌,

再往北就禁不住了。”

这时候,再找绣娘缝制棉衣似乎也来不及。韶言想了想,从柜子里找出去年师兄缝制给他的棉衣。因为是去年的衣服,韶言已经穿不下,但君衍穿着刚刚好。

“到了朝歌以北,便只好让二公子先穿我的旧衣将就一下。”韶言如此说道。

君衍是第一次去辽东,见他的舅父舅母。虽说世家比庶族尊贵,但他毕竟是晚辈,空手去未免太过失礼。这

事便交由君淮,也不知道他精挑细选了些什么宝贝。乾坤袋的空间本来就不大,君淮装的又多,以至于韶言往里放棉衣的时候十分勉强。

出一趟远门也怪不容易的。韶言自己马马虎虎的也就算了,但是不能苦了君衍。出发之前他是恨不得将恒水居每一样东西都问一遍:二公子琴需要带吗?二公子笔墨纸砚需要带吗?二公子可要带些什么书好路上解闷?二公子……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