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网

千千小说网>重生七零种田外传章节目录 > 第58章 想结亲(第1页)

第58章 想结亲(第1页)

及至如今,杨妙华才发现,人或许真的是很贪婪的。从来没有拥有什么的时候,反倒对什么都很珍惜。可一旦开始拥有了什么,就会想要更多,甚至会贪心的觉得以前得到的太少。

可她也并没有努力去改,对大姐她或许真的是迁怒了,为上辈子外甥们的背弃为这辈子还根本没发生的事情就迁怒,这是根本不对的。但人如果能控制住自己的心,那也应当是个很厉害有本事的人,她杨妙华就是一个俗人,根本做不到真正彻底的放下。

而且,就这辈子看来,大姐对她,似乎也没有她想的那般好呀!

杨妙华干脆就不去想这些,她很关心另一件事:“大娘,听说菁菁中考成绩出来了?”

其实她听说的不止于此,何止中考成绩出来了,还有就是孙菁菁考了公社第一名。

这本不算什么稀奇的消息,孙菁菁读书成绩一直很好,红旗公社能上初中的女娃本身就只有零星几个,孙菁菁在其中还能吊打一群男娃,也算个校园风云人物。

只是这明明就是好消息,她这几日却并未见孙家人如何高兴,就连孙菁菁都怏怏不乐的。

杨妙华隐约觉得,这其中怕是有些事儿,多半就跟上高中有关。

说来,之前她心有疑惑,还是找于书彬打听了一下这上高中的事情,她才知道,这会儿小学升初中只要考得上家里又肯出学费就能去读,但是升高中就不一样了。

成绩重要,但又不是那么重要,因为读高中只有去县里读,而这是需要公社推荐的。没错,读高中读大学,都是推荐制。换句话说,你成绩再好,公社不愿意给你推荐名额,都没用。

她怀疑上辈子的孙菁菁没上高中就是卡在了这上头,同样的问题,这辈子或许也还是发生了。

否则之前还整天嘻嘻哈哈跟她玩笑,甚至还有心思取笑于书彬的孙菁菁,怎么这会对着兰珍都没什么笑脸了。不止于此,看得出来孙菁菁在家里是相当受宠的,也很喜欢听他们大人的说话,此前都还很积极踊跃参与和发言。但这两天连人都很难看到。

“对了,菁菁在家吗?这两天没怎么看到她呢?”

林淑云缝布的动作停了一下,有些心不在焉:“成绩是出来了。”便不再说之后的,仿佛根本都没听到。

“小心点。”杨妙华盯着她,眼疾手快把她的手按住推开,缝衣针差点就戳到指甲盖里去了。她很是担心,“大娘,是不是出了什么事儿?”

林淑云回过神,勉强笑了笑。

“是不是跟菁菁读高中有关?大娘,我看你这两天都有烦心事的样子,你要是愿意就跟我说说。我虽然也不一定有办法,但是有些事说出来肯定会好受一点,就算不能解决,也比闷在心里强,是吧?”

孙家都不能解决的事,她自然是不可能有什么办法的,本来她都不该多嘴的,毕竟没有

解决办法,知道这些烦心事似乎也没什么意义。但她还是没忍住,她想听听具体有些什么原因。

即便孙家在红旗生产队重点是在他们五队人缘不咋地,但是整个公社好几个生产队,孙大山还是挺有点本事的,人情往来是很能转圜其中的。一个推荐名额,还能就这么卡死了不成?实在不行给公社干部送送礼呢?

这当然是废话,这么好走通的话,林淑云和孙菁菁母女俩也不至于这般没精打采了。杨妙华自己也知道可能还有什么更棘手的原因。

那就更要打听清楚了,说不定回头跟小于打听打听,就能有什么解决办法呢?——不是说就要托他去做什么,仅仅就从见识上来说,他肯定是比他们这些乡下人更懂的,说不定就知道什么他们不知道的关节,抓住这些节点去一一解决就行了。

这是完全理想状态下的,尽管事情办起来不会这么简单,但总要了解一下,尝试一下,可能还会有点希望。一开始就不抱期望全盘否定那肯定就什么都办不成。

“唉!”林淑云长叹口气,“劳烦你担心,就是菁菁的事。你也知道,我家现在能让我发愁的,除了她还能有哪个嘛!”

“来娣,你说我们菁菁是不是多乖一个女娃娃嘛!投生到我们家里,真的是拖累她了。建伟那三弟兄,男子八叉的,读书也读不进去,倒还有两把力气,总是找得到一口饭吃,

我们做妈老汉儿的也不用太操心。可菁菁一个女娃娃,明明书也读得,人也聪明,又懂事,偏生就那么不顺。要是她考不上或者是我们供不起也就算了,问题是想读,都还没得读。”

“当真是读不成高中吗?咋个回事呢?公社咋说的嘛,我们公社有几个推荐名额嘛?菁菁考第一都不给一个,他们总要给个说法嘛!”

杨妙华没发现,自己多多少少是带了些后世思维的——上辈子外孙女周晴也生了个读书脑袋,从幼儿园就考双百分,一直到县里最好的高中都是全校前三名,妥妥的清北苗子,除了高考发挥失常,在此之前各种奖学金助学金拿到手软,哪怕只是个女儿,也是给父母家长都增添了无数荣光的。就连杨妙华自己提起来都相当荣光,潜意识中也觉得一切按成绩按名次来才是正常的。

但现在比成绩更重要的是成分,而在农村,同样的成分竞争中还要分个性别——女娃娃读什么书嘛,这种机会那肯定还是先紧着男娃来。

林淑云看向杨妙华的眼神里多多少少带了些震惊:“说是这么说,但现在的规定不看成绩了。全得看大队和公社推荐……”

杨妙华只知道读高中要公社推荐,还真不了解这其中的细节,原来公社推荐只是最终的决议,这事儿要走流程,还是要先从生产队这里开始,小队长、大队长一步步向上推荐,而且,就

算推荐了,要是有人提出异议,那就还得重新审查,才能决定最终的结果。

这种流程很多时候就是摆在那里看的,就跟上辈子说什么让他们去乡里选举支书选举干部,实际上哪有你农民说话的份儿,全都是被代表:有时候心血来潮走个过场,让他们去坐一起开会,实际上选谁都是提前说了名字的,农民本身连选举的人是谁可能都完全不知道不认识。更多时候自然就是直接下发通知了,甚至没有通知,可能要过很久,你才知道,哦哦,原来的乡支书年纪大了没干了,换成原来畜牧站站长了;或是会计退休,老支书的女儿顶上了……反正乡里就这么大块盘子,吃肉分汤的轮来轮去都是那几家人。

哦对了,那都是后头了,他们这地儿都不叫红旗公社,叫红旗乡了。而上辈子这年头,杨妙华真是没花一点心思来关注这些,不过后头都是那个样子,这几年只怕也好不到哪里去。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