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网

千千小说网>大明开局就登基做 > 第79章 廷议(第1页)

第79章 廷议(第1页)

侍立两侧以张辅夏原吉为首的文武大臣悚然大震。齐齐躬身向张皇后施礼:“皇后所言极是,事已至此,我等食君俸禄,当鞠躬尽瘁,扶大厦之将倾。”张辅待众人声音止歇,沉声说道:“皇后娘娘,如今头等大事,乃是如何应对汉王谋逆。”“汉王阴谋既遂,不出数日必将在乐安州竖起造反之旗。”“山东一境五年前刚闹过白莲教盗乱,民心未定,只怕趁势从乱者云集。”“山东离京师不过几百里,臣建议,立刻召九边兵将入京!”张辅话语一落,众人顿时反应过来。汉王朱高煦,这是真要造反了。此时已升任太子少保兼任兵部尚书的内阁首辅杨士奇摇头出列:“英国公未免小题大做了,太子薨逝,国不可一日无主,如今当务之急,乃是确定国本。”“汉王谋害太子殿下,所求的是继位之权,朝廷早早定下继位人选,昭告天下,汉王没了指望,就只能偃旗息鼓。”“再说了,乐安州区区弹丸一地,又能聚起多少兵将?京营数十万人,荡平乐安州绰绰有余。”“又何必兴师动众,调动边兵入京。”杨士奇说完,朝廷上大多不明底细官员愕然。确定国本?这还需要讨论吗?朱高炽嫡子仅有三人,朱瞻基,朱瞻墉,朱瞻墡。太子朱瞻基已死,朱瞻墉痴傻不堪为君,兄终弟及,不就只有朱瞻墡一人顺理成章继位吗?况且张皇后正是朱瞻墡嫡母,不站亲生儿子还会站谁?可精明之人想深一层,心头大寒。杨首辅这样说不会无的放矢,莫非,内阁不支持襄王上位?张辅艴然不悦。从怀中掏出一封密信上呈给了张皇后:“非是臣危言耸听,兴师动众。”“皇后娘娘,昨晚汉王派其部将枚青偷偷入京,潜入臣府邸,向臣转递汉王劝降密信。”“汉王其人,狼子野心,在密信之中极尽收买之能事。”“臣见信怒不可遏,先父河间王随永乐先帝起兵靖难,功业未成力战而死,臣仅有薄功,却累受皇恩,位极公爵,岂会与如此乱臣贼子同流合污。”“枚青已被臣拿下,听候皇后娘娘发落!”张辅威严目光从朝堂众人脸上一一扫过,冷哼道:“汉王不会只收买臣一人,试问,若是京营中有将领也被汉王收买,临战之际率兵反戈相向呢?”“京营虽有数十万人,到那时自顾尚且不暇,该如何镇压汉王谋乱?”张辅的话,犹如一记惊天霹雳。众人震怖失语,尽皆暗暗思忖该如何自证清白。很快,又有几人同样取出密信。张皇后脸色沉凝,在帘后接过密信细细查看。坐于案后的朱瞻墡心头轻叹。张辅这招自爆,真就绝了。济济一堂朝臣,没几人头脑简单。就连这些功勋武将,心眼也都多得很。张辅父亲张玉,本是朱棣靖难主将,东昌一战,为救陷入重围的朱棣,闯入敌军阵中力战而死。永乐朝时追封为荣国公,洪熙朝时再被追封为河间王。张辅自己则从永乐二年起带兵四征安南作乱的伪黎朝,最终平定安南,设为交趾承宣布政使司,为大明拓地万里,立下不世功勋。永乐朝之时,张辅应功受封英国公,位列众功勋武将之首。身为异姓武将,至此已是位极人臣,升无可升。反而满招损,旦夕间有不测之祸。毕竟新君上位,未必如永乐大帝一般记挂张辅的功劳,若是起了猜疑之心,张辅结局难说。张辅一招自曝,一石二鸟。朱高煦的收买,对他来说毫无吸引力,正可主动抛将出来,树立自己忠直形象。自曝之后,势必会得罪还在观望中的其他武将,将自己置于孤臣境地,消除新君疑虑。张皇后默默看完,将信转给了朱瞻埈和朱瞻墡。威凌目光看向分列两排的一众朝臣。这些人之中,除了已拿出汉王密信的寥寥数人之外,难道其他人汉王都没收买?是不是还有人,正脚踏两条船观望?甚至,已经有人等着汉王兵临北京城下,甘愿当贰臣贼子?张皇后不由想起靖难旧事。就算这些拿出密信表忠心之人,也不可尽信。当初朱棣兵临南京城时,有多少以忠直着称的建文帝臣属,主动打开城门迎接朱棣。对了,下首的太子少傅、谨身殿大学士、工部尚书杨荣,当初就有份。谨身?呵呵!要是朱高煦兵临北京城下,眼前济济满堂国之柱石,有几人可以依靠?朱高煦依前朝旧例叔篡侄位,大臣可以换个主子继续当官,受罪的只有先皇遗留下来的孤儿寡母。张皇后深沉声音从帘后幽幽响起:“汉王意在使朝堂自乱阵脚,不可尽信,这些密信尽数毁去,不予追究。”,!“英国公和杨首辅所言俱有道理。”“汉王狼子野心,不得不防,就依英国公所言,调九边兵将入京,集结之后挥师乐安州平乱。”“国本一事,也是迫在眉睫,太子罹难,先皇洪熙帝尚有多位子嗣在京中,诸位大人有何谏言?”张皇后这话一说,以夏原吉为首的文臣迅速扫了眼端坐在案几后头的朱瞻墡,齐齐三缄其口。朱高炽除嫡子三人之外,庶子繁多。次子郑王朱瞻埈,今年22岁,四子朱瞻垠前些年刚刚早逝。除了和朱瞻墡同龄的老六荆王朱瞻堈,其余老七朱瞻墺,老八朱瞻垲,老九朱瞻垍,老十朱瞻埏均未成年。朱高炽近几年专宠侧妃郭氏,老八到老十都是郭氏所生,朱高炽登基之后,郭氏也顺利被册封为贵妃。有份继位之人,应在成年皇子朱瞻墡、朱瞻埈和朱瞻堈三人之中选出。按理说,朱瞻墡是三人中唯一嫡出,本该是不二人选才是。可夏原吉这些内阁大臣,早在此番廷议之前,获知朱瞻基薨逝,核心圈子就赶紧交换过意见。皇太子薨逝,必须要考虑下一个继位人选。之前朱高炽崩逝,夏原吉杨荣杨士奇主导,明目张胆篡改遗诏,算是得罪死了朱瞻墡。没曾想舒心日子刚刚过了一个月,朱瞻基也死了。若朱瞻墡顺利登基,谁知道会不会挟恨报复?因此,这些内阁文臣们心中早就定计。只是未知张皇后心底打算,应对之策还未能即刻拟下。以张辅为首的功勋武将正要开口建言,骤然发现平时最爱逞口舌之能的文臣们一言不发,虽不清楚那些老家伙打得是什么算盘,却也及时醒悟过来。这些性格相对耿直的武将,在朝堂上不知被文臣们坑过多少回。如今还能站在这里的人,再蠢也都学乖了。一个个暗中互相提醒,全都静观其变。偌大一个弘文阁,济济数十人,鸦雀无声。只等着别人跳出来当出头鸟,被集火攻击。难堪沉默之中,朱瞻墡突然站起,向帘后的张皇后施礼:“母后,儿臣有话禀报!”:()大明:开局送瞻基皇兄升天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