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网

千千小说网>大赢家讲的是什么意思 > 第41章(第1页)

第41章(第1页)

考虑到梁万羽的财富积累,纯粹身体上的获取对他来说成本不高。这件事就像穿衣吃饭,坐车行船。

梁玉香现在不催梁万羽了。不知道她是觉得自己少了一票,还是觉得应该让儿子按照自己的想法去生活。

梁万羽的手机每天会有几十个未接电话和很多短信。开始那几天他还看看,后来手机他都懒得充电了。大部分电话和短信都来自客户,他们可以从公司层面得到梁万羽清仓的解释,但每个人都想亲耳听一听梁万羽怎么说。有的还试图跟梁万羽掰扯一下这个决定是否高明。

梁万羽一个电话都不想接,一条短信都不想回,一个客户都不见。他想说的,都已经通过交易员和市场部员工传递出去了。“当市场的发展超出我的理解范围时,我的处理方式就是先离开市场,而不是拿着钱去问市场为什么。”基金清仓后梁万羽在致投资者的信中写道。

似乎每个投资者都想问梁万羽为什么。尤其是四千多点以后才追进去的投资者。这件事情让梁万羽心烦不已。2004年那么糟糕的表现,他都没有收到过这么多意见。有人指责梁万羽胆小,有人指责梁万羽自负,有人指责梁万羽轻率……这些意见,明里暗里最终都指向一个结论,梁万羽基金产品的操作是对投资者不负责任。因为梁万羽清仓之后,大盘每天都在涨。指数上涨时每更新一个行情切片,这些客户都忍不住要问问梁万羽为什么。他们跟万老板一样不解,这样的市场机会十年不遇,怎么可以在趋势没走完的时候提前离场呢?

梁万羽深刻地感受到做基金令人烦躁的一面。你得不断去跟一帮并不理解这个市场的人解释,你为什么赚得比别人多,你为什么赚得比别人少,你为什么为什么……这一轮梁万羽募资来得比2004年那一阵轻松,赚钱更是指数级高于前者。但是这些慕名而来的客户,因为缺乏信任基础,遇到分歧的表现让梁万羽大为光火。

能够一次性掏出成百上千万来购买信托份额,说明这些投资者在某个领域有他们的过人之处。他们把此前积累的自信,延续到了自己并不擅长的资本市场。在这里,他们不过是手上筹码更多的投机客而已,贪婪、短视。

趋势到底什么时候走完?只有上帝才知道。梁万羽只是靠自己的经验和直觉做选择。对错自然不会一时见分晓。

大盘突破6000点的时候还有人大肆渲染,说市场的最终目标是10000点,比如万老板。

资本市场就是一个突破人们想象的地方。神话已经诞生。神话为什么不能延续呢?加上投给梁万羽的500万,万老板1000万的本金在最高峰冲到4个亿。但他仍然没打算收手,像极了白日梦想家。

也许突破想象的不是资本市场,而是人心。他们自我突破。他们的内心像星辰大海,永无边际。

大盘跌到5000点的时候,万老板淡定异常。“你看跳高、撑竿跳、立定跳远、三级跳,发力之前运动员都有一个向后的姿势,那是在蓄力。大盘在接近3000点、4000点出头、5000点出头的时候都做过这个动作。这个向后的姿势做得越足,发力就越猛。你看最近又在回弹,这是在夯实台阶,准备下一次的跳跃。”万老板逢人就说。

一开始万老板看起来像是在说服别人,后来他更像是在说服自己。大盘腰斩的时候,万老板把这一轮牛市的所有利润差不多都吐出去了。他一直在加仓,而加的钱里面有多少是别人的钱,他没有很清楚的记录。

和1994年那一波一样,万老板没等到终局就打光了子弹。这一轮行情的最低点是12月28日,166493点。这一年雷曼兄弟倒闭,引发全球经济危机。虽然中国有四万亿的一揽子刺激计划避免了经济硬着陆,但对万老板来说这没能帮上忙。最惨的一只股票,万老板连续吃到十多个跌停。

那是一只消费股。万老板一度信心十足地要跟大股东做局,创造市场神话。大股东质押股票换钱来做自己的股票。突发暴跌,为了防止质押物价值不足,大股东用高利贷补了好几个亿,最后都没挡住大行情的决堤溃坝。万老板为了不在下跌中卖出给大股东雪上加霜,一直坚守到最后。

虽然不至于像大股东一样被专业追债公司逼得卖掉所有的固定资产,但万老板再一次一蹶不振。他把所有的股票都留着,等待下一次牛市解套。为躲避朋友们的追讨,万老板终日东躲西藏,居无定所。

这就是杠杆游戏。它就像桌面上转个不停的硬币,一面天堂,一面地狱。

万老板打给梁万羽好多电话,梁万羽一个没接。从打电话的时间,梁万羽大致能推断万老板的电话诉求。从得意洋洋地探讨大盘攻上6000点的浩荡行情,到大盘回踩5000点的犹豫,后面就是征求意见,借钱。他太了解万老板的性格了。

哲学家说,人不可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可是万老板在股市的两次彻底出局如出一辙。

大盘开始暴跌之后,梁万羽的电话安静了。也没那么多人再追着他问为什么清仓。后来梁万羽听说,把投给他挣到的钱拿出去继续追涨杀跌的客户,不止万老板一个。其中一个客户大盘冲上6000点都按捺住了兴奋,但大盘跌破5000点又重新企稳时他再也没忍住。他留住了本金,把利润全部买了私募产品。结果股灾爆发后他买的产品一直不能了结,因为平仓平不出来。几个月后产品了结时,净值只剩下038。听到这些故事,梁万羽已经有点麻木。他只是为万老板感到可惜。散户最大的幻觉,是总觉得自己可以在股市里挣钱,其次是总觉得牛市是为自己准备的。

几个月后,当万老板决定重新做回自己擅长的行当,努力还清债务时,梁万羽借了几百万给万老板。不为别的,就为当年在东华证券广东路营业部时,那个挽着时髦女人的老大哥的一次驻足提点。

这笔钱万老板一直没还给梁万羽。梁万羽也从不过问。他说自己决定借钱给万老板,是因为万老板的确需要这笔钱。万老板一直没还钱,那说明万老板的确没有这笔钱。

“世纪性的机会”让梁万羽的财富爆炸式增长,从8位数跃升至10位数。对于这个市场的人来说,成功并不意味着高胜率,并不一定要成为常胜将军。经历漫长的等待和煎熬,梁万羽抓住一波大行情,便到了另一个级别。

“万羽至诚”外,宋旭东、严浩和马文化都放了些钱到梁万羽的自营盘。这就像梁万羽跟拉姆打的比方,牛越多的家庭,未来就有更多的牛。自营盘宋旭东受益最多,马文化也解决了儿子出国留学的费用。

真是时来天地皆同力,一切都犹如探囊取物。梁万羽在法人股上的豪赌也在这一波行情中大获丰收。有人说,这场轰轰烈烈的、极具中国特色的股权分置改革,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放眼世界,没有第二个国家的资本市场曾经经历过这样的变革。他们把股权分置改革视作中国a股迄今最伟大的改革。梁万羽不管这些。这是经济学家和历史学家关心的事情。

在宋旭东的通盘策划下,马文化挂职的开发区也在2007年成功借壳上市。梁万羽大部分精力都被他的“万羽至诚”牵扯,不过他还是出了点主意,组织了点资金。

开发区的成功上市让郝市长在经济和政绩两端都得到丰厚的回报。作为项目的实际督办人,马文化自然也没被落下。

就像一次轮回,开发区的项目跟华变电能当年很有些相似。在郝市长和马文化各自庆祝自己的升迁时,大盘正断崖式下跌,已经接近腰斩。开发区的股价一落千丈。

2008年春夏之交,郝市长被调去北京。马文化也被借调去北京从事金融监管工作。据说他当年的实习生助理也跟过去了,但是不在一个单位。李梦为如愿拿到美国藤校的奖学金。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