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网

千千小说网>重生之杏林医女 > 碰瓷的无赖儿(第1页)

碰瓷的无赖儿(第1页)

姜南觑着眼,用手拿着靠尺,比着尺寸裁包药材的桑皮纸。

在本朝,桑皮纸按质量分为四等,一、二等厚而洁白为高档书画用纸,三、四等薄而软,用来制伞、糊篓、做炮引、包中药、制扇子等。

姜南觉得四等纸张太过轻薄,淋到雨点就化了,故而包药材都用的三等纸。

三等纸不仅可以包药材,去街市上买点花糕、蒸饼,隔壁张娘子的卤猪下货,懒得洗盘子时,便抽两张对折垫着,吃完团成一团丢掉,干净又方便。

姜南看着瓦蓝瓦蓝天空上丝丝缕缕的白云,悠悠地叹一口气,端午曲江救苏氏女郎,忘记要诊金了。这可是苏家,官高爵显给的赏银,应该也不会少,感觉错过了一个小目标。

安慰自己就当医术不精,没给女郎瞧好,这女郎也没纠缠找来,想想还是自己占了便宜。

姜南特意给笔行张二郎多加钱,让他留给自己的纸是帘架头茬焙干的纸张,比普通三等纸松厚度好一些,越往后捞便是四等纸。

故而裁剪颇费力气,五六张一沓,再多姜南不够力气裁开,裁完纸,戳个‘姜’字章,把裁好的纸摞整齐。

姜南端午拿回来很多做木匾的边角料,便学着文人雅士刻章子,一开始刻的是‘善和堂’,后来又觉得字数太多便只刻了个‘姜’字。

每次裁纸后,都给每张纸上戳上一个章子,这章子很小,祖母都没发现。

为了弥补自己损失的小目标,姜南决定义诊,凡义诊当日求诊,均不要听诊费,开药方免费,只收药材钱。

一来可以缓解就医难的问题,为那些无法承担救治费用的提供医疗服务的机会;再者更好地了解患者的需求,增强医患之间的信任,扩大善和堂名望。

总有些面皮薄的,会在善和堂抓药,这便又是一笔收入。

开局反响不错的话,可以每月抽出一天来义诊,长安也有寺庙创办的‘悲田坊’和政府创办的“养病坊”两家机构,但僧多粥少终究不能满足长安百姓看病问题。

早几日在善和堂门口贴出公告,来往过路的都观摩大招牌上的‘义诊’与‘免费看病’几个大字。熟识的便不免问一句:“小娘子这是做得什么?”

姜南笑道:“初十义诊,当日看诊开药免费,且等两日过来。”

听到免费看诊,勾得人们越发心痒了。

果真没有辜负姜南的期望,义诊当日姜南把桌案搬到堂前杏树底下,中途只有停下来喝口水的时间。祖母在屋内负责抓药,也是忙的不可开交。

下午实在忙得脱不开手,笔行张二郎还过来帮了忙。姜南晚间给她送了驱蚊全套致谢,张二郎笑称:“都是为了治病救人,某也没有忙上什么。”

义诊为了顺序不乱,姜南还裁了纸供大伙排队取号使用。毕竟暑热难消,让大伙排队也不好,开的方子也按照取号一式两份各自保存。

却不想,饶是这么小心,还是出了事。

太阳还高,未时左右,进来两位面生的,一个褐色绸衫,一个素色布杉,都高鼻深目。

两人进店就往桌子上一拍,善和堂内所有人目光都集中在他俩身上。褐色绸衫的吵嚷道:“还能开张看诊呢?根本治不了病,就知道坑蒙拐骗。”

姜南本在后院翻晒药材,突然听到里面吵嚷起来,放下手里的活,走过去查看。

却是两个来势汹汹的人,拍出一张纸道:“这里的郎中都在蒙骗大家,某家婆姨前两日在这看诊,开了方,拿了药,一直不见好,现下腹痛不止。”

姜南一向自认为很谦虚,病情复杂的都不会轻易开方子。即使开了也是一个症结一个症结去治疗,从药量小到大一点点的增加剂量,来回几次去查问病情,这人看着实在眼生。

但万一呢?万一是自己不仔细——

姜南上前赔笑道:“莫要着急,不知可否容儿先看下方子。”

素衫子斜睨着姜南,裂开一边嘴角哼笑一下,用手指着医案上的纸:“仔细瞧瞧,我们可不会诬赖人,这就是从你们这里开的方子。”

药方上的字迹是姜南的,药方左上角有写了一个四十二,是义诊那天的病患。平时留存的都是按照病患名字登记。

余下看完诊,等着拿药的病人好些都收回方子,扭过头或者围过来看。

褐色绸衫点了点医案,吐沫星子都飞出来:“怎么样?小娘子?”

好在善和堂也有方子留存,姜南让他稍等,在医案下柜子里找留存药方。这方子确实是自己的笔记,药方所治之症乃咳疾,还是轻症,只要去肝火,平喘就行。

若是这样平常的病症都诊错,那她十几年寒窗苦读的知识都跑狗肚子去了,医师执照也可以吊销了。

那人还不依不饶:“小娘子要给我们个交代啊,不然我们出去若嚷嚷起来……”又对周围的病患道,“大伙儿说呢?”

当下便有人皱起眉来,回头看自己的药方子,也有人看姜南。

祖母急道:“不能,我家是不会胡乱诊病的,这绝对有问题。”

那褐色绸衫瞪眼:“那你说我家姨婆吃了你们家开的药,怎么就腹痛难忍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