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网

千千小说网>重生之杏林医女 > 慈恩寺遇病患(第1页)

慈恩寺遇病患(第1页)

未至暮时,伴着雷声轰鸣,淅淅沥沥下起雨来,因这雨善和堂这会也没有人过来看诊。

若非急症,怎么也要忍一忍到雨势小了能出门才行,不然雨势过大,出趟门淋了雨反而更严重了。

姜南安心洗净枣干,去核切丁,泡在羊奶里,将一会要用到的蒸屉找出来放在一边,忙的不亦乐乎。

下雨真好,医馆没人可以安心蒸点心,但办差的却不行。

崔翊午食后身披蓑衣,脚踩革靴踏马而行。

盗贼行凶,连着一个月来搜寻没有进展。晨间有人来报,平康坊出来一人,摇摇晃晃往南去了,跟告示画像有八分相似。

合着忙了一个来月,这家伙倒是逍遥快活的很,今日无论如何也要将此人擒获。最南边是曲江畔,骏马金鞍无数,藏匿进去更加难寻。

崔翊按按眉心,布了一整天的局,基本已经确定盗贼位置,吩咐左右展开最后合围。

泡好红枣丁,捣成枣泥加入鸡蛋,白面,酸浆,蜂蜜搅匀,再冲入适量温水,边冲边搅拌,和好的面糊团成小剂子,放入蒸笼隔水蒸制。

后世有微波炉,直接高火五分钟就好,现在这炉灶蒸制,最起码要半小时。

蒸笼上汽,枣糕香味四溢,红枣白面混合的香甜味飘得到处都是。

精致到一口一个的枣糕,放在白瓷碟里,姜南先端去给祖母尝一尝。

“枣糕也可以做的如此精致。”看到白瓷碟里的枣糕,还没尝就夸奖,林太夫人近来夸奖格外频繁。

捻起手拿了一块,更是惊讶:“如此松软香甜,与往年的糕点差别甚大。”

姜南见食铺里蒸饼用的酸浆来发酵,故而也如法炮制笑道:“儿见坊内邱大蒸饼松软,故问了缘由,依样画葫芦罢了。”

“我们先前吃的枣糕多是烤制,或者炸制,到底不如这个香甜软糯。”姜南端过来六个,自己吃了两个,余下四个都归了祖母。

雨势渐缓,姜南用包药材的油纸包了几份,送给隔壁做卤子的张娘子,笔行张二郎,最后送了几份去北边山上的慈恩寺。

慈恩寺,乃皇室敕令修建,唐初贞观年间,太子为追念其生母文德皇后祈求冥福,报答慈母恩德修建。

唐朝人们对于佛学敬仰,上到皇帝群臣,下到黎民百姓。三百六十天里庙宇庵堂祈福不停,香火不断。

就是这礼佛的台阶有点多,姜南爬的有点低血糖,还没到庙前两腿就有些打颤。

“不行了,走不动了。”姜南不远处有位年长娘子亦有同感。

“这胸口总觉得上不来气,不知为何?”姜南观之面色绯红,还不停用手捶着胸口。

“阿娘,你怎么了?”身边孩子折回身问道。

“不成了——”俯身将倒未倒之际,姜南快步上前扶住。

轻按膻中穴,助她理气。再探鼻息,查看眼白是否异常。不由咂嘴叹气,包青天,狄大人去哪都有命案,自己去送个夏糕,半路上都能遇到病人,果真自己是天选之子。

“娘子可好些了。”姜南见她面色和缓些问道。

“多谢小娘子,好多了。”

“平日里经常像今日这般脾气急躁,无法控制吗?”

“是呀,嘱咐了事情大郎不立马着手去做,就会心绪起伏。

“方才大郎步子有些快,我叫他慢些,他不肯,突然见就胸闷气喘,险些交交待在这半山腰上。”

“往常发通火就好了,今日不知怎的。”那位缓和了胸闷气短,竟然疑惑起来。

被叫大郎的年轻人低着头立在一侧,抿抿嘴没有说话。

姜南让她莫要再思虑,抬起她的手腕切脉。

“气血虚滞需疏肝解郁,按揉或拍打膻中穴,平日里把绿豆放水里煮,水开焖半刻,饮其水,不用煮烂绿豆,绿豆煮烂后会失去养肝的功效,暮时吃为好。”

半路遇到也没有纸笔,姜南用确保她听懂且能用得上的方子说与她听。其实世间万物皆相生相克,并非生病就得吃药治。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