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网

千千小说网>功过汉武帝百度 > 巫蛊之祸 酷吏江充的恐怖阴谋(第1页)

巫蛊之祸 酷吏江充的恐怖阴谋(第1页)

巫蛊之祸:酷吏江充的恐怖阴谋

巫蛊之祸的始作俑者,是一个叫江充的人。

此人原名江齐,赵国邯郸人,曾是赵王刘彭祖的门客,因某事得罪了赵王的太子刘丹,便逃亡长安,改名江充。他向武帝告发了刘丹,揭发了不少他的隐私。刘丹因此被武帝废黜了赵王太子位。

像这种阴险的告密者,通常都招人厌恶,但皇帝往往会喜欢这种人。因为对皇帝来讲,就是要有这种人,天底下那些奸恶和不法之徒才会无所遁形,自己的皇位才能坐得稳。

江充就很讨武帝喜欢。除了善于告密迎合了武帝的口味,此人还有一个长处,就是颜值很高,用班固的话说,就是“为人魁岸,容貌甚壮”。另外他还很会穿衣打扮,显得气质特别脱俗。所以,武帝对他一见倾心。“帝望见而异之,谓左右曰:‘燕、赵固多奇士。’”(《汉书·江充传》)

然后,武帝拿一些时政问题对江充进行了面试,结果非常满意,更觉得此人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江充为了博取政绩,就自告奋勇出使匈奴;顺利完成使命后,立刻被武帝任命为“绣衣直指”。

武帝交给江充的主要任务,就是“督察贵戚、近臣”,即专门刺探这些权贵的隐私,看看他们私底下都有什么猫腻。

而江充天生就是干“秘密警察”的料。他一上任,立马弹劾了一大帮贵戚近臣,迫使这些权贵不得

不向武帝哀求,说他们愿意用钱赎罪。结果,仅此一项,国库就入账了数千万钱。

武帝认为江充不阿权贵,执法严明,既忠诚又正直,遂越发赏识他。

江充意识到自己的路子走对了——只要敢跟权贵死磕,自己就不愁功名富贵,因为天子好这口儿。

接下来,一般的权贵,江充已经看不上了。要磕,就得死磕天底下最大的权贵,这样才能实现利益最大化。

那么,天底下最大的权贵是谁?

除了皇帝,当然就是太子了。

江充就这样盯上了当朝太子刘据。很快,刘据就被江充抓了小辫子。有一回,刘据派了个手下去皇宫奏事。那手下图省事,就驾驶马车跑上了天子专用的驰道——此举属于僭越。江充将此人逮了个正着,立刻交给有司审判。

太子刘据知道江充正受父皇宠信,不宜跟他发生冲突,只好忍气吞声,派人去求情说:“我并非想袒护属下,只是不想让父皇知道我平时没管好下属,还希望江先生能宽大处理。”

江充抓了太子的人,目的就是想引他上钩;现在太子派人求情,正合他的心意,立刻做出一副铁面无私的样子,非但一点儿面子不给,反倒将太子求情之事向武帝做了奏报。

武帝刘彻见江充连太子都敢得罪,觉得这充分说明他视国法高于一切,不禁感慨道:“人臣当如是矣!”(《汉书·蒯伍江息夫传》)

随后,江充越

发得到武帝的信任和重用,旋即被擢升为水衡都尉(官秩二千石),一时间“威震京师”。

武帝刘彻赏识执法严明之人,这本身并没有错。可问题在于,这个执法者是真的出于公心、不畏权贵,还是把法律当成了博取个人富贵的工具,把打击权贵当成了博取皇帝信任的手段呢?

江充显然属于后者。说白了,他所做的一切,不过是投武帝所好罢了。

武帝晚年的酷吏统治,无疑给了江充这样的政治投机者以野蛮生长的肥沃土壤,也给了他肆意妄为的自由空间。而面对江充这种居心叵测的酷吏,太子刘据既缺乏足够的警惕,更缺乏与之博弈的政治智慧,这就为江充之后的得寸进尺创造了条件。

就以手下违法一事来讲,当刘据得知手下被江充抓走时,应该立刻有一个清醒的判断,即江充是冲着自己来的。既如此,那就绝对不能去跟他求情,因为这恰恰是授人以柄的做法。本来手下误闯驰道,只是管教不严的过失;现在私下请托,就又加上了徇私枉法之嫌。而且,就算要说情,刘据也不能那么老实,把“不想让父皇知道”这样的心里话都给抖出去。因为这话一由江充转奏,不仅会加上一条欺君罔上的罪名,而且一定会让武帝怀疑——这小子平时是不是干了很多坏事都瞒着我?

武帝晚年那么多疑而猜忌,太子刘据不应该不清楚;而

江充就是靠着揭发权贵隐私发迹的,刘据更不应该不加以防范。可令人遗憾的是,他的做法,只能说明他丝毫没有考虑到这两点,也表明他严重缺乏一个合格储君应该具备的政治智慧和博弈手段。

为了更深入地了解太子刘据,我们有必要回顾一下他的成长史。

刘据生于元朔元年,是武帝的嫡长子,于元狩元年七岁时被立为太子。当时武帝正深爱着皇后卫子夫,所以对刘据也十分疼爱。然而,随着刘据慢慢长大,武帝刘彻不无遗憾地发现,刘据的性格一点儿都不像自己,完全没有未来天子应有的霸气和才干。用《资治通鉴》的话说,就是“性仁恕温谨,上嫌其材能少,不类己”。

后来,随着武帝刘彻对皇后卫子夫的宠爱渐衰,转而宠幸其他妃嫔,很快又有了好几个儿子,如王夫人生下刘闳,李姬生下刘旦、刘胥,李夫人生下刘髆。

对此,卫子夫、刘据母子不免充满了危机感。

武帝刘彻察觉到了他们的不安,便对卫青说了这样一番话:“汉家天下草创以来,四夷(主要指匈奴)频频入侵,朕若不变更制度,后世便没有准则;若不出师征伐,天下便不能安宁。为此,才不得不让百姓承受劳苦。如果将来继任的天子又像朕这样,那就是重蹈亡秦的覆辙了。太子的性情敦厚沉静,必能使天下安宁,不会让朕担忧。总之,要想找一

个守成之君,还有谁比太子更合适呢?听说皇后和太子心存不安,其实哪有他们担心的那回事,你可以把朕的意思转达给他们。”

卫青听了天子的这番肺腑之言,赶紧叩首谢恩。卫子夫随后也向武帝谢罪,表示自己不该心存疑惧。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