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网

千千小说网>绸缪记印 > 第 36 章(第1页)

第 36 章(第1页)

萧红玉循声望去,只见那人站在百官最前,身穿紫色官袍,上有仙鹤补子,便知此人乃是一品文官大员,当是本朝首辅——大名鼎鼎无人不知的颜承翰。

“哦?怎么讲?”兴和帝挑起眉毛,似有些兴味。

“萧宏昱乃是武将,并非文官。承平之时虽居于京师,倘有战事,则需征战边陲。昭兰公主乃金枝玉叶,若出降萧宏昱,他日不免经受夫妇异地分离之苦。圣上何不在文官之中择一才俊?”

颜承翰声音温和,言辞恳切。

“嗯,你说的有几分道理。”兴和帝轻轻点头,随即话锋一转,“不过,这好像是朕的家事。”

此言虽平常至极,兴和帝的声音也没有什么情绪,殿内的气氛却顿时冷了几分。就连萧红玉和张铎这样的官场新手,都自觉垂首噤声。

颜承翰深深一揖,声音还是一样的温和恳切:“臣绝无插手圣上家事之意。只是为圣上建言而已,亦是为昭兰公主的终身考虑。”

兴和帝的目光在颜承翰的脸上定格了一会儿,徐徐道:“嗯。如今北枭已平,昭兰的婚事朕是要好好打算。”

他的手在龙椅的扶手上轻轻一敲。

侍立在侧的太监立刻高喊起来:“退朝——”

文武百官立刻又齐声跪倒,山呼道:“恭送圣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等萧红玉再抬起头时,龙椅空空,兴和帝早已离殿。

她松口气,站起身,正要和张铎一起出去,却不知不觉已被众多不认识的官员围在了中间。

官员们纷纷拱手道贺:“见过安国将军。见过平北将军。恭喜恭喜!日后多有仰仗!”

“退朝了还不散,看来都手头无事啊。”颜承翰笑得和煦,踱步过来。

众官员赶忙让出一条道来,潦草地拱手道:“两位将军,下官还有事务在身,先行告退。”

一忽儿工夫,偌大的殿内便只留下颜承翰、萧红玉、张铎三人。

“二位真是年轻有为,可敬可叹呐。”颜承翰轻捋着胡须,边点头边笑道。

“哪里哪里,首辅大人谬赞。还请首辅大人多多指教。”萧红玉立刻拱手作揖。

张铎也赶紧客套了一番。

傻子也能看出来了,这个颜承翰说的话,连兴和帝也要给几分面子,更别说耗子见了猫似的百官了。他们初来乍到,当然是毕恭毕敬才好。

“好说好说。你们是大宣的良将功臣,颜某身为文官之首,也当对你们道一句谢才是。”颜承翰笑容可掬,眼尾纹更显几分和蔼,“只是敢问,萧将军为何不愿尚公主?”

“下官岂敢。”刚才事发突然,又是皇帝发问,萧红玉不敢行差踏错半分,是以急忙无措,此刻紧绷的神经放松了一些,举止也从容了许多。

“下官本是一介草民,见识浅薄,骤然得封,已是喜不自胜。昭兰公主贵不可言,对下官来说如同天人一般,下官一时又喜又惊,又深恐唐突,是以慌了手脚,不知如何作答才好。”

颜承翰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原来如此。年轻人初入官场,确要适应一段时间。不急,不急,有什么不懂的,尽管来问颜某,定当知无不言。”

“谢首辅大人!”萧红玉和张铎连忙深深一揖。

直到目送颜承翰的背影远去,两人这才出了殿门,由宫人带着出了宫,领到吏部门口。免不了又是一番寒暄客套,然后在吏部造了册,又领了官服帽靴。

萧红玉和张铎都有身世之秘,不得不谨慎矫饰一番。

张铎假称孤儿,以京师为籍贯,幸而一口京师官话说得倒流利。

萧红玉却不能自称孤儿,一则赵赓陆廷山等人皆知她有父母妹妹,唯恐他日露馅,二则若她与张铎都假称孤儿,也未免太过巧合,倒叫人起疑。不得不思虑再三,细心捏造了一番。

出了吏部大门,早有所赐的下人前来迎接。萧红玉和张铎的府邸一个在城北,一个在城西,便在吏部大门外别过,各自回府。

上了马车,行不多时,执鞭的下人便道:“将军,到了。”

这声“将军”,让萧红玉又有些激动,又有些不适应。她略整了整袍子头巾,便从马车钻出。

只见眼前硕大两扇朱门紧闭,黄铜的门环粗亮结实,门口一左一右盘踞着两座威风凛凛的石狮。

真是好气派!

萧红玉从未见过幼时萧府的大门,亦不知昔日的萧府究竟在何处,不禁遐想,这座府邸比起萧府来何如?

正感慨间,厚重的朱门从里面被打开,两队奴仆分列两边,各走出几个立在大门外、门槛边,其余人在府内站得整整齐齐。

领头的人四十岁上下,精干消瘦,额头右边有颗绿豆大的痦子,与其他奴仆打扮不同,满脸堆笑道:“小的郑由,拜见将军。”说罢便跪下磕头行礼。

身后众奴仆亦齐声道:“拜见将军。”呼啦啦跪了一片。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