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网

千千小说网>春再来意思 > 犹曾记三(第1页)

犹曾记三(第1页)

汴京最大的布庄名叫锦绣记,其名下又有不少分支。因在大启建朝初期提供银钱和物资支持深得皇室信赖成为赫赫有名的皇商,但历代皇帝连年征战,大兴土木以至国库空虚,锦绣记也渐入不敷出,又慢慢没落了。

但又因其眼光独到,每每都能引起时尚风潮,布料又是精美贴肤,还是受到不少追捧。

沈荠就是其中常客,她思来想去心下不安,待第二日天还蒙蒙亮,雨势稍小些,出门就雇了辆马车去锦绣记名下的锦梅布庄去了。

阴雨连天,景安伤势隐隐有复发之象,沈荠让他不要再跟着出门。

她递给马夫几枚铜板,一人撑伞独行,集市上繁华如斯,正待正月十五上元佳节。

收了伞,她走进两层的锦梅布庄,正色朝铺子里忙碌的店掌柜问道,“掌柜,还有丝麻提花白胚布吗?做染布用的。”

那掌柜二十上下的妇人装扮,像是在铜钱串里滚过一番,眼里满是精明算计,一瞅是沈荠,又带着笑脸走出柜案。

“原来是沈姑娘,这年还没过罢,就来进货来啦,真是勤快的紧。”

沈荠不喜与人过多寒暄,但还是带着淡淡一抹笑,朝掌柜的福了福身,那妇人见状也还礼。

“柳姐姐就不要打趣妹妹了,这都得仰仗姐姐才能过活呢。昨日我家伙计来问布料,听说是不是涨价了?还想问问价格几何?”

“昨日来的俊俏公子竟然是你家伙计呀?我还道是妹妹府上哪位贵客。不瞒你说,这白胚布,库存不多,价格比先前贵了三倍不止,不知妹妹还要不要?”

她俩也算老熟人,都是一条街上的生意人,所做的活计又相关联,沈荠在柳掌柜这里进原料做蓝染布料,有时也会把做好的料子放她这来销售,一来二去,就都打响了知名度。

沈荠一听涨得如此之多,心下就有了计较,眼下虽是急着用,但是这价格方面却吃了很大的亏,她从不做亏本的买卖。

“不知价格为何会上涨?还请姐姐告知一二。”

柳掌柜挑着一侧的眉毛,端的是几分风情万种。

“我们锦梅都得听上面的,说降就降,说涨就涨。要问为何姐姐也不知。其余布料都是原价格,唯独白胚布涨价,不是姐姐小气不帮你,实在是有命难违,不如妹妹去看看其他铺子,若是价格公道,也是不错的选择。”

聪明人说话留有余地,沈荠听得出这事柳掌柜也没有话语权,就打算去其他铺子看看。

雨幕朦胧,人行在青石桥上,不知似景,还是景。

沈荠每觉进一家铺子,对方都是一样说辞,这白胚布都是较之前涨三倍。

行人络绎不绝,皆身披绮绣,也有官家小姐带着帷帽,身后跟着三两侍女随身侍候,步履轻快。无人同沈荠这般撑着油纸伞踽踽独行,显的落寞。

她目不斜视,只是思量着为何会如此,除了染坊,也不会有人需求这白布。

更何况这京城染坊虽多,但是如她一般做蓝染的绝无二家。

“姑娘,不是我们不卖,只要你拿得出银子,我们就别无二话。”

那些掌柜们眼皮一暼,在柜案上百无聊赖,用鸡毛掸子轻轻拂去布料上本不存在的灰尘。

沈荠依旧耐着性子,此事越琢磨越有破绽,短短半日,她从东街走到西巷,这好好的鞋上都沾上了泥点。

好不容易寻得一间较为逼仄的铺子,她还没开口,就听得那掌柜说,“除了白胚布,一律都有。”

沈荠看着已近晌午,这屋内炊烟袅袅,内心不由得灰暗起来。

雨下得愈发大,夹着凛冽的风,刀子似的刮着行人的脸。

沈荠向前走了几步,倏忽站定。

她瞧见方才走过的青石桥上,正站着一个人。

白衣黑氅,束发装扮,如竹般的手攥着下把淡青色油纸伞,正静静伫立在桥上。

有风吹过,掀起他衣袍下摆,透几分萧索模样。

“景安!”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