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网

千千小说网>我道自倡 天民思想 > 第231章 踢独一馆(第2页)

第231章 踢独一馆(第2页)

怎么就君养臣,父养子,夫养妇,从而务必无条件顺从的呢?

合理的,大家皆从之;不合理,自然而然都会反对的!这才是正解!”

张三丰这么一说,下面坐着的人就有些哗然开来!

如此看来,董仲舒那套看似玄乎的理论,还真经不起分析了!

等到场子上清静后,张三丰又接着说道:

“君王,是众人所选举的。哪怕他就算世袭,也该是能够托负江山的人!否则,众臣何用?若按整个社会而言,无朝臣权威及国家武力压服,得民众尊其为王,方能为王!民众人不尊他,他向谁称王去?

故而其实是民众才是王之天!

欲求王道,必须先求于民!

尽王之责,服王之劳,尽心为民而治理天下,方可得民众之认可!此乃真王道也!

君权本就民授,不过公权而已,这哪里是神之所授呢?你若不信,试想?若天下无民,你作何人之君?天下有民才有君,奈何为何不先为民众作想?这不也是在固根本么?岂有抑民而独尊君的呢?

唯有你这等说法,欲断绝君民关系,而最终让君上受民众审判者,才会提出如此的歪主意!

老子说:“天下神器,不可执也!执之必败!”此亦指公权民意神圣而不可侵犯也!

汝欲尊神权,可尊民为神乎?

况乎“天道不仁,不以尧存,不以桀亡”,灾祸祥瑞,哪里会因为为王者怎么想怎么做而产生呢?

就算为王者不道,的确会让天下民不聊生,也未必会有警兆。只是他们的作为,叫自掘坟墓而已!在其治初期,民间必有怨言与动荡。此诚当诫之!

不过,你妄议灾祸,结果如何?

汉武帝未见灾祸,也不曾见祥瑞。

但用你为江都易王相,结果你算是绣花枕头,真的不中用!最终还不是被汉武帝所弃!

若你真的行,哪有霍光辅政的道理?

所以,你还好意思这么来显摆!”

张三丰这是杀人诛心了,直接把董仲舒都搞得迷糊了。

他的确有愧于借天人合一而乱言。其实他并不懂道学,只是听过下“天人合一”的提法而已。但“天人感应”,则是他根据墨家鬼神报应之说而发挥的。鬼晓得汉武帝居然信了!

对此,他也真的很无奈!特别是汉武帝把他下放下去,让他作出点实绩来证明自己理论之正确性来,真让他作难了!

这回事也不怪啥子。汉武帝只是想让他与淮南王刘安作下比对而已!

若他董仲舒行,自不而然汉武帝就会觉得自己真的找到治国的无上法门了。但董仲舒不行,也无关紧要,反正他这“君权神授”汉武帝是要定了。

所以,即使董仲舒到地方行政,一无是处,汉武帝除不重用他而外,还真没表啥态!

所以,历史的转折点,可能就是一些小人与某个伟人勾结形成的!

远小人,亲贤臣,几个明君能够?

唯李世民勉强可言之!

董仲书被说得惶恐起来。但他仍强装气场地问道:“你是何人?我的理论倍受汉武帝的赏识而推行于天下的。如此即使得天下大大安定,哪里如同你所说的那般不堪?你休得来妖言惑众!”

张三丰答道:“我是紫徽仙界的张三丰!在你面前算后学之辈!但自你之后,千多年来皇帝们皆以儒治国。你这套理论,的确蒙蔽了无数人无数岁月。其遗害之深,当真罄竹难书!

汉武帝信了你这套,只因他本就是个好大喜功而独裁之人,你不过投其所好了而已!然他真信你么?非也!不过用你之理论为他的独裁树大旗而已!

而在其后,汉朝的经济就停滞不前了。直至王莽时期,儒家袖手空谈,终误朝廷。甚至于天下儒生,公推王莽篡了刘家大汉皇权!若汉武帝能知未来,必先诛尽儒家也!

后至东汉末,你们儒家权臣,哪个不起篡位之心的?

至西晋,欲废儒而又不欲从道,乃更名名教,说是“以孝治国”!如此,就更加没有根基了!所以西晋夭亡很快?

你就一个跳梁小丑!本无真才实学,绝非定国安邦之人,不过因人成事之辈,还敢自诩为大?你以为天下真无有识之士么?

司马迁、班固两大史学家,哪个待见你的?皆拒绝为你写传!故此,你虽让儒学走上正统之位,你却怎么在儒家体系之中,连个“子”都称不上呢?无它,你们儒家,就个官僚主义而已!你官做得小了,又没足可标榜后世之功绩,所以他们哪个都觉得比你行!在他们眼中,你也不过一偶沾皇家恩泽之小人物而已!”

不得不说,张三丰也算学了些庄子的嘴上功夫。据理层层批驳,还杀人诛心,将董仲舒说成了千古罪人和一个废物,且不容于儒家之内的异端!这让董仲舒气得恨恨不已,又无话可说,直接翻了白眼,昏死于案上!

喜欢我道自倡()我道自倡。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