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网

千千小说网>疑情记结局 > 戏班(第2页)

戏班(第2页)

进了茶肆,喉中“呼呼”直喘。

正遇着薛玉蘅步出:“香草、樱若,不是去看琼花吗,怎生就回来了?”

“被人打岔,坏了兴致,就先回了。改日再去也是好的。”我言道。

“是啊,不知是哪来的鲁男子,还一直跟我们到了门前呢。”香草也是一幅气怏怏的样子。

其实也没有什么事,只不过我不想与陌生人有交割而已,怕是寻着来的人。只不过后来那三人竟然跟随我们一直回到茶肆,肯定事情不那么简单。

玉蘅探头往外看了看,笑着说:“哪来的人,鬼影子也没得一个,定是你们误会了,自己吓自己。好歹江都乃是州府,府治严谨,哪有那不要命的人。”

咦?明明好象跟着我们的呀,我也朝外面打量,果真是没有那三人影踪,可能真是误会了不成。

“好了,香草,你还是快去练戏吧,若再不成,恐怕我们只得上街乞讨了。”玉蘅催促道。

其实我看那戏练不练都没关系,因为我在旁看了十来日,一点也没看她们唱的是什么,只觉细细的鼓点、悠悠的琴声辗辗转转、男男女女重重叠叠在台上穿梭,那咿咿呀呀的唱词里却不知唱的是什么,想必是那些人生传奇、春花秋月吧。

别说我这外来人看不懂,就是那茶肆里的茶客也没有几个在听的。我心想,我如若想要她们还我的钱,恐怕是今生无望了。

我捧着手中的水杯,终于忍不住开了口:“两位好妹子,若照着这么下去,别说你们要还钱给我,只怕连自己生计都有问题啊。”

玉蘅无奈的说:“是啊,可有什么办法,我们只会唱戏,可是盼兮姐一去,我们又没有什么新戏,才无有看戏的看客啊。”

“为什么?”

“樱若,你是不知道,顾姐姐不仅戏文唱得好,以前很多客人都是冲她来的,而且还会编戏,可是她一去,我们就再无看客了。”香草露出一副心有戚戚焉的苦笑面容。

原来她们戏班以前都将宝压在一个人身上,而那个人走了后,她们就没有了看点了。我心中一动,言道:“那何不编些新的剧目,世人都爱新鲜,定会来看。”

玉蘅道:“我们也想过这事,可是编个新戏目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语中颇多无奈。

那确实。

这时,我的鸡婆毛病又发了:“我虽没唱过戏,但小时听得多。且都是些乡音俚语的小戏,贴切普罗大众。你们唱的戏本净是才子佳人,也许换个味道,那看戏的人会增多也说不定。玉蘅你们要不要听我说说。”

我说的戏便是从小听熟了的花鼓戏,花鼓戏多以表现劳动生活为主,表演朴实、明快、活泼,行当以小丑、小旦、小生的表演最具特色。采用山歌、民歌、哼歌为基本曲调,而这几个基本曲调应用于简单情节的的戏剧之中,再配以适当的舞蹈技艺,音乐则以小唢呐、锣鼓伴奏,曲调活泼轻快,很是容易上戏。

我话一说完,又随意哼了几个花鼓戏中的曲调给薛玉蘅和冷香草二人听。二人听完,又私下去商量,回来后表示愿意冒险一试。

既然得她们同意,我也不忸怩做态,将记忆中的花鼓戏曲目仔细想了一遍,最后决定先教她们一曲《装疯吵嫁》。

花鼓小戏《装疯吵嫁》是花鼓戏的传统剧目。讲述的是书生白玉林(小生)与杨桂华(花旦)交好,杨母因八字不合而反对,书童宋三(丑)与桂华之嫂杨二嫂(二旦)合谋,教桂华装疯,由白玉林和宋三假充师公,师徒来杨家冲傩,在杨二嫂的配合下,终于使杨母同意女儿立即成亲。这是湖南花鼓戏的经典之作,表演形式丰富,又有一定的思想内涵。尤其宋三(巫师)在冲傩一场戏自弹自唱、装神弄鬼,极是精彩。

整部戏文我是烂熟于胸,要知道虽然我叔叔只不过是花鼓戏剧院的厨子,可就有这点好处,从小我就是剧院里混熟了的,演员们排戏从不赶我。所以我只要稍一回想,导起戏来可以说是驾轻就熟。

虽然整部戏中只有五个人,但这戏文对于她们来说可是全新的。也亏得她们唱戏经年,竟然只用了三天的时间便已初步掌握。令我也大开眼界。

那茶肆的老板与伙计看了这三天的排戏,与我感觉一样,就是觉得这戏一开,定能在江都城站稳脚跟。

干脆打铁趁热,学好戏文的第五天,我们就在茶肆开锣唱戏。因为是没名的戏班,又唱的是不知名的小戏,城中没有戏园子肯接戏。没有办法,只有再与茶肆的吴老板商定,在说书先生说书的空隙时,在茶肆里演戏。

果不出所料,戏一推出,马上抓住了一大堆的眼珠子。要知道这戏可是全新的呀。而且唱宋三的小子锦儿,在从傩那一节中的表现,虽不是无以伦比,却也满堂彩声。

虽三五日,却已令茶肆中人满为患,老板自是赚得盆满钵满,喜笑颜开。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