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网

千千小说网>疑情记结局 > 中秋佳节(第2页)

中秋佳节(第2页)

谁知王爷一句话:“阿七,你不是对紫衣目前的那桩疑案很是留意吗?紫衣今日在此,你何不当场问他,也好过问其他人啊。”想必是轻红淡白将我留心的事情告诉于他。

一不做,二不休。我收回两腿,抬起头正视他二人:“是啊,明白的问总好过私下探听。”谁怕谁。

事情的原委是这样的:

七月十二是个好日子,宜于婚嫁。中书省侍郎韩虞与礼部侍郎梁薄的孙女梁垂意也在这日成婚。此桩婚事是皇上亲定,两家也对联姻甚是满意。新人一个男才,一个女貌。韩家累世簪缨,诗礼巨族,韩虞又仪态潇洒,丰姿俊美,眼界胸次高旷,从不拈花惹草,引弄蜂蝶,未娶时是闺阁名嫒众皆倾心。梁垂意则在闺阁女子中有盛名流传,不仅是她的美貌,还有她敢作敢当的性子。

大家都说这是一桩天造地设的好姻缘。

当日礼过,新人被送入洞房。宾客们仍在花厅喝酒,有好事之人欲前往闹洞房。谁曾想刚靠进卧楼,就听见卧楼中韩虞一声大喝:“何人。”众人尚不解其意之时,楼上又传来桌椅屏风倒塌的声音,间杂在器皿破碎的声响,又有兵刃相交的铿锵声传来,只闻得一声女子惨叫,有府中护卫反应快的抢上楼去,随后各人听到有物破空之声。此后一片寂静。

待众人齐至房内时,只见梁垂意已身中利刃数处,返天乏术,而韩虞则胸腹血流如注。

事后韩虞诉说二人进得楼内,房内丫头婆子皆退出。正欲饮合卺酒时,窗外突然跳进一蒙面之人,不说二话,举刀直劈,他丢洒器物欲阻其人,待寻得间隙拔出墙上配剑时,梁垂意却已着了数刀,自己拼命抵御,仍遭了毒手。那人这才从窗口离去。

此事发生后,皇上大怒,限刑部一月内缉拿凶嫌,可过了近三分之二,一点头绪也没有。冯紫衣本是刑名第一的好手,韩贵妃就求了皇上暂赦,令他限期破案。后来三王爷有在朝堂上请皇上宽限了时间,可过了十余日,还是没得一点线索。

朝中都在推测此事根由,因为先前三王爷被刺一案,也没着落,现在又传出韩虞被刺案,政治谋杀端倪已露,矛头指向明王崔明业,可其在朝上赌咒发誓韩虞之事非其所做,又自请幽闭。

冯紫衣身上压力可想而知,多年知交,三王爷也身负重压,因为他在朝堂上为冯紫衣作了担保。

但目前能做的都派人去做了,前景仍是没得曙光。

知道事情的来龙去脉,充分地满足了我的好奇心。我欲离开书斋,又觉差了一样,现场!

没想到我居然获得了去现场的机会。好高兴啊,不管那些男人们心中怎样想的,我心如雀跃。

我穿着黑色的紧身衣裤,紧束腰带,头戴黑色弁帽,充做冯紫衣的干随进入了韩府。

新房是一桩独立的小楼,坐落在韩府后花园内,花园内华木珍果,团团簇簇,蝶乱蜂喧,香风温软。楼外的左侧更有一丛郁郁葱葱的翠竹,正对着绣楼的二楼侧窗,风吹过来飒飒作响,在往左行,有一荷花池。

进得绣楼,打开卧室门,是一间陈设古雅,香气浓烈的卧房,卧室后壁垂下一绛色帐帷遮了牙床。牙床前沿安放着一只圆凳。房内仍是一片狼籍,地面尚有些褚色的残留血迹,紫衣说并无改动,一切原样。

凶手是从窗口逃离的,我又仔细观看了一下窗户,没有什么痕迹,当然若有也轮不到我今日才来发现。前窗右侧正对着后花园的月门,侧窗之外就是那荷花池了。

回程时并无有与冯紫衣交谈,一路上在想遍自己接收到的所有信息后,我承认我虽然看得许多侦破小说,但没有成为福尔摩斯的天分。

看着王爷他们眼中似有嘲笑之意,我不服输地说:“也许是男的杀女的,再布置杀人现场也说不定。”说完也不看他们神色,就傲然走回沐红阁。

回到楼阁中,我总是想今天的事情,不仅包括在韩府的所见,还有今日三王爷的态度。

五日后的午饭后,长随周启明来请我去书斋,说是冯紫衣有事相请。

没料到我的胡言乱语竟真给了紫衣一丝线索,他回去后又仔细进行了尸检,发现梁垂意早已破瓜,并非新妇,而韩虞素有洁弊,可能在知道梁失贞后萌生杀意,可现场并无有第二件利器,而梁垂意身上伤口并非是其配剑所为。

没想到我一顿胡说竟也使冯紫衣去调查了一番,我心中颇为吃惊,一贯行事稳重的人也会有这种病急乱投医的不理智行为。

不过我还是装模作样的想,其实在现代社会里经常有男女朋友因小事而残杀对方,可因为有高科技的手段和技术,能很快锁定嫌疑犯。可在古代原始的手段,除了获得现场证据和嫌疑人的口供外,恐难有其他方式。但问题是韩虞乃当朝中书侍郎,现场没有凶器,你更无法获得他的口供。而且这一切都是推算,作不得准的。

我望着冯紫衣一阵苦笑,“你如真把我当作什么什么的,肯怕要失望了。”

睡在床上时,又将那日在韩府中所见回想了一下,幻想自己若是凶手怎样处理凶器。不觉想到一件事,我曾经看过的一个电视剧,乃是很老的一部台湾剧集,张振寰所演的《大侠沈胜衣》中似乎有一集所说的与今日冯告诉我的相同。不过我想事情应该不会雷同吧。

可憋了一晚,终于没能忍住。

第二日,我一早起来便去告诉了王爷。我将我的所得告知了他,希望能对破案有帮助。

果然第二日晚就传来消息,说是韩虞在冯紫衣的诱供下,承认了杀梁的经过。

虽然是案件已破,可心中还是不甚了了。

当冯紫衣再次登门时,便问他详情。原来韩虞不知从哪获知梁垂意已失身他人后,心中恼怒,可这桩婚姻是钦定,而梁薄非好相与的人物。后来竟萌发了杀梁之意。

其本身是一聪明人,经过一番苦想终于定下杀人计谋。他事前将竹枝用琴弦系住,因那篷竹就在窗外,收拾的丫头婆子也不曾留意。

当晚,入得洞房后,待只余两人时,他将梁刺死。又等得那些宾客们进得院门,就装作被人袭击,发出各种声响。当护卫上楼之时,刺伤自己,在再将凶器缚于琴弦上,将凶器弹射出去,因为琴弦系的活结,凶器飞出时,结扣散开,最后落于荷花池内。

闻听我的揣测后,冯紫衣即请了圣旨,搜索荷花池,果真搜得凶器。又从竹枝上取得印记,作为证据。

再于僻静背人处用计诱得韩虞开口,承认其杀人,暗中却有人听得其自供。

韩虞见事已败露,当场自杀。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