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网

千千小说网>皇后命不久矣在线阅读全文 > 54第五十四章(第2页)

54第五十四章(第2页)

太后不解中夹着一丝埋怨:“大哥祸事临门,母后竟还如此悠闲自得。难道大哥不是您的亲侄儿?”

太皇太后手一顿,索性放下笔。

太后见她有所动容,便继续道:“儿臣原本想去紫宸殿,是阿渝劝我该等您的示下再行动,可这都夜里了,您还一句话也没说,儿臣倒疑惑了,莫非您是不将这当一回事,不想管大哥的死活了?”

太皇太后看了王妙渝一眼,赞许地点了点头,叹道:“你都是年过半百的人了,竟还不如个十七八的小丫头沉稳。”

太后愤愤不平:“她一个小孩子家,知道什么轻重。皇上这是按捺不住要对王氏动手了,我们怎能作壁上观,若由得他欺负王家人,他今日动了大哥,明日要对付的就是王氏一族了,再之后,儿臣和您都跑不掉。”

太皇太后摇了摇头,无奈笑道:“你这才是孩子话。你是她的嫡母,我是他的祖母,他若敢动我们,怕是满殿朝臣,天下百姓都不会答应。而王氏,是仁宗朝和先帝朝数十年延续下来的荣光,根基深厚,岂是他轻易动得了的。”

太后见她还不动如风,有些急了:“那他今日这番作为到底是什么意思?悄无声息就出招,不就是想出其不意攻其不备么?如此处心积虑,若说没有筹谋许久,我定是不信的。”

太皇太后从桌上取了佛珠,慢慢走到宝座坐了,又示意太后入座:“他筹谋也罢,处心积虑也罢,这世间的事,最可怕的时候的是对方还没出手的时候,因为那时候谁都不知道他会用什么招数,有无数种意料之外的可能。可一旦出了手,那便不可怕了。因为,一个人的深浅,他许多的心思,都会在招数里显露无疑。”

太后有些不耐烦听这些说教:“那依您之见,他的深浅和心思又是如何?”

太皇太后沉吟不语,又问王妙渝:“阿渝,你看呢?”

王妙渝笑道:“这般高深的内情只有太皇太后和太后才想得到,小女年少不经事,哪里懂得这些。只不过往日表哥和我闲聊时从未提及过大伯,只会偶尔说起父亲曾教导他的师生情谊。但也仅止于此,其他的小女就不知道了。”

太皇太后缓缓点头,笑道:“夜里风清气朗,不免动了雅兴想饮些风露,你之前搜集了那些露水送来,哀家还没动过,去沏两盏好茶来哀家同你姑母润润喉。”

王妙渝笑吟吟行礼:“是。”

待她退下去,太后疑惑道:“母后信不过她?”

太皇太后皱眉:“王度态度暧昧不明,这丫头和皇帝情意甚笃,又是个精明的,你我所言还是不要入她的耳,免得多生事端。”

太后脸色一沉:“果然随了她娘,心思多得很。”

这话太皇太后就听不惯了:“她到底是你嫡亲的侄女,她娘是你弟媳,更是一品诰命,事关王氏颜面,那些陈年往事休要再提。”她也不是不知道自家儿媳的性子,自幼便是受宠长女,嫁人后又碰上个不喜欢妾室的姑母兼婆婆,后宫里一人独大,养出了个任性的脾气。从前太皇太后精力足,自能镇住大小事情,如今上了年纪,便希望太后能有所成长,接替自己成为王家在后宫的大家长,可惜这儿媳始终我行我素,一应行事全凭情绪指引,这么多年都没什么大长进,叫她很多大事上都不敢轻易放手。唯一值得欣慰的是侄孙女王妙渝,那倒是个可以栽培的对象,不过现在还言之过早,且先解决掉眼前纠纷再说。

太后虽有些不以为是,但也没有继续纠缠这个问题,而是回归正题:“母后,您当真不打算出面了吗?”

太皇太后道:“你急什么,皇帝才刚出手,他少年得志,好容易逮到一个机会一展拳脚,且先让他畅快几日。你我都是过来人,这满殿臣子有哪个是好惹的,王康虽性子浮躁,以至于落入皇帝的设计,但他毕竟也是朝中多年老臣,故旧无数,兔子急了还能咬人呢,更何况是他。况且王度这个亲弟弟都尚且蛰伏不动。且让他们两相争斗,你我身份特殊,不宜多事。”

太后一愣:“可是,若大哥落了难,岂不是要连累咱们王氏一族?”

“王度和王温还喘气呢,区区一个王康,王氏一族还倒不了。而且王康千不该万不该,不该动到江南税赋上去,动静还这么大。”太皇太后沉下脸,“天下谁不知道江南富庶,历年都是税赋大户,国库税银的基石。他既然如此胆大伸了手,就该吃点教训。这遭即便皇上不动手,哀家知道了也饶不了他。”

太后心里着急:“可毕竟大哥才是咱们自家人……”

“你糊涂。”太皇太后看着儿媳,“你我虽出身王氏,但早都是朱家妇,日后也要葬入朱氏皇陵,若不论是非只一味偏帮娘家,会有什么好下场?他日史书之上也必会被人戳脊梁骨。”

太后肩膀塌了下来,喃喃道:“依母后所言,咱们就只能冷眼旁观了吗?”

太皇太后见她失魂落魄的样子,似乎过分关心此事,心中不免有些生疑,面上仍旧叹了口气,语重心长道:“你我论起来不过是两个后宫寡妇,所有的体面,一则是仁宗和先帝给的,二则也要靠自己去谋划。”

“如今戏不过刚开场,若这时候咱们就贸贸然入场,便失了公允中立的立场。不如等一等,待他们遇到挫折,诚心诚意求到咱们面前,那时候,咱们无论是居中调和或是另有筹谋,自是超然。说的话更有分量,地位也会更加稳固。”

王妙渝是个十分听话的姑娘,得了两殿的旨意,便挽起袖子亲自去小茶房烹茶,刚预备取茶叶,忽然又笑道:“太皇太后说想赏玩风露之味,可惜虽有露水,这茶叶却还没来得及裹了荷叶熏,我记得这里有处小池塘,里头也有荷叶荷花,烦请姐姐稍等,我去摘片荷叶熏上一刻钟,必然会更让太皇太后欢喜。”

长信殿的宫人也是玲珑心,自是知道两殿在内商议要事,王妙渝这是知情识趣特地寻了借口拖延时间,便笑道:“表姑娘有心了。小的这就领您去。”

王妙渝含笑:“姐姐不必客气,这里我熟悉得很,去去就来,你在此处看着火便好,要小火才适宜熏制,万不可让它烧旺。”

那宫人和她也熟悉,便没坚持:“有劳姑娘了。”

王妙渝便提了一盏小巧宫灯,分花拂柳去了后边花园。长信殿是先帝即位后特地为母亲修的宫室,不但风水位置最佳,占地也最广,足有椒房殿两个大,里头亭台楼阁,曲水流觞一应俱全,也有一个不小的花园,太皇太后即便足不出户也能过得十分舒畅。

池塘里锦鲤成群,因被人喂惯了,见了灯火便团团围了过来,她觉着有趣,瞧了一会儿才走到池边去采荷叶,刚折下一片,忽然听得不知何处传来一声女子的嘤咛,暗夜园中仿如鬼哭,她一惊,忙喝道:“是谁?!”

无人应答。

她目光一沉:“若不出来,我可要叫人了。”

“且慢。”伴着一声略显耳熟的男声,从不远处矮树丛里钻出一个男子,“是我。”

王妙渝谨慎地提起宫灯照了照,见此人衣衫略显凌乱,容貌却是熟悉的:“原来是世子。”说话间,矮树丛里又传来枝叶摇动声,有个窈窕的身影从里面钻出来,一边系着腰带一边往另一侧跑了。

作者有话要说:  一个好消息,一个坏消息。

好消息是明天应该能恢复日更,坏消息是,啊啊啊啊啊,窝努力了,可就是没写到甜,总觉得很近,写起来就好远啊。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