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网

千千小说网>人在江湖是什么歌曲 > 第104章(第1页)

第104章(第1页)

“不是听说斗篷生把大魔头石观音解决了吗?”“你从哪儿听这么个传言……”……陆炤清了清嗓子,又是一敲惊堂木。一连串流珠般的琵琶声适时响起,将众茶客的心声吸引到台上来。“上回,在下讲到江湖中绕不开的修佛之人。这回,在下讲的,亦是江湖中必不可少之人。”江湖中必不可少之人,什么人?剑客?魔头?“神医!”斩钉截铁道出这段新说书的中心。神医?倒也确实是江湖中人人都可能需要的,缺了神医,寻常武林人士在这杀来杀去的江湖上,可就更是难保小命了。“就如武道三千,可分出刀枪剑戟等百八十样兵器流派一般,医术一道,亦有不同流派不同分支。”“其中,较弱势些的流派不计其数,而走向略偏门的情志祝由分支主要精力并不在江湖。”“在江湖中声名较响亮的,仅有三支流派,分别是暂为主流的药医流派、行医理念为以毒攻毒的毒医流派以及用针灸之术行医的穴医流派。”嗯?竟是这么个分法……二楼一处雅室内,一位看起来脾性温和的青年感到有些啼笑皆非。他身侧眉眼艳丽凌厉的姑娘瞪圆了眼睛:“以毒攻毒的毒医?毒术就毒术,非要救人作甚。毒又不是天生为的医人而来!你说是不是?”他自然好脾气地都应是。娘子下的毒,自有他会替人解开,害不了人,不打紧。是以,只要娘子高兴就好。“药医流派声名最显的是桃源谷,毒医流派名噪江湖的是灵枢山庄,穴医流派则有素问门。”“故事的开头,便是桃源谷中新一代弟子,即将出谷游历的一位师妹,名唤白苓。”灵枢、素问都出自《黄帝内经》,白苓也许出自茯苓,可药医门派为何名为桃源?比之“桃源”,怎么想也是“杏林”更合适医道门派吧?青年若有所思地琢磨起“桃源”是否意有所指来。“白苓自幼长于桃源谷中,从小到大不曾出谷,对外面的世界有着许多憧憬与向往。”“她其实自认为只是桃源谷这一代弟子中非常普通的一个,才貌气质不如谷师姐,医道天资不如裴大师兄,性情修养不如源师兄,勤学刻苦不如徐师兄,就连苏小师妹虽年纪尚小,也好似比小时的她显得更为伶俐体贴。”“但她在各方面都尚可,全面这点便也可算作她的优点了。”另一处雅间内,清俊绝尘的公子豁达一笑,眉目疏朗:“合该如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不必单看那些不如他人之处。就如我,倘若我抛开自己的优点,非要与燕大哥你比武,那便是我不自量力了。”姓燕的汉子亦是爽朗大笑,正气凛然:“说得好!江弟,你与那小姑娘说得都有理!”“白苓此时虽然年纪算不得多大,却也怀有自己的抱负。就像师父们、师兄弟姐妹们那样,她决定自己也要出谷游历,踏上与他们相似的行医之路。”“正如孙爷爷领着年幼的她正式拜入师门时,所立下的那个誓言——”“终此一生必将行医不怠,唯愿奉献以求济世苍生!”济世苍生!如此誓言一出,重逾千金。众人都很是捧场,为小姑娘这份心怀苍生的伟大抱负而动容。那温和青年也对小姑娘的志向甚为赞许与佩服。不过他自己虽然医术超群,但却并无济世苍生的远大志向。“在白苓心目中,孙爷爷是世界上医术最厉害的人,也是对他们最耐心、最和蔼的师父。然而常年来,实际负责教导他们这些徒弟的人是裴大师兄。”有一回,孙爷爷照常空出些闲暇时间陪伴他们这些年幼的小弟子们,还给他们讲人参娃娃与何首乌童子的故事听。”“小白苓就嘟着小嘴同孙爷爷撒娇道:‘虽然裴师兄也很好,可师兄有时候还是有点凶凶的。为什么给我们上课的不是孙爷爷呢?’”“孙爷爷笑呵呵地告诉小白苓,孙爷爷正忙着把药材娃娃们的故事编成一本书,裴师兄替他教导其实帮了他好大的忙呢。”“等到懂事以后,白苓才知道孙爷爷正倾注心血编纂的乃是一部医书,一部编成后能够造福万众生灵的医书。”“这些年来,孙爷爷与其他师父、师兄师姐们时常外出游方行医,为医案病例的积攒添砖加瓦。”医书啊……娇媚的辣娘子捅捅他的腰侧:“你说,我俩是不是也该各自编写一本书出来?你作医经,我作毒经,且看你能不能破解我的毒经!”温吞的青年仍是笑脸盈盈:“好!”娘子说得对,娘子提的建议真好,娘子高兴就好。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