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网

千千小说网>明末文豪从抄书开始 友友 > 第6章 刻书大佬(第2页)

第6章 刻书大佬(第2页)

找不到名家合作,余象斗就自己上阵点评《三国》《水浒》,这厮许多点评都不如何高明,但是胜在量大。

余象斗给书中加上大量点评文字之后原本只有二十五卷的《三国》硬生生被他凑到三十五卷,于是堂而皇之加一半价格售卖。

这货还是第一个在书坊主中通过自己的图像来宣传形象的人物。

他的图书里专门会开出一页刻上自己的画像,并标明“三台山人余仰止影图”,目的只是在购书者心中留下自己的品牌形象。

靠着这一系列套路,余象斗接手家族书坊不到十年就将三台馆和双峰堂都经营成了建阳一流的书坊,每年要刻十几部书,养着大量作者、校勘先生和工匠。

三天后,王文龙来到了双峰堂书坊。

一路走进余象斗的书房,王文龙四下打量。

余象斗虽然是个书商,但是却学着名士的品味,书房外文士往来,书房两边廊柱上挂着对联,“一轮红日展依际,万里青云指顾间”,对联虽然不太工整,但是却豪气干云。

书房正中挂着一个大匾,上面笔锋遒劲的写着“三台馆”三字。

邓志谟为两边介绍之后,余象斗惊讶说道:“想不到王小友如此年轻。”

王文龙穿越之前已经二十五岁,作为后世人,生活条件和保养环境都比这年代的人要好太多,本来看起来就比此时的同龄人要年轻,而穿越之后,王文龙还注意到自己的身体比前世更健壮了,仿佛年轻好几岁。

王文龙也不知道这是不是穿越的福利,总之他现在的模样,放到余象斗眼里也就是一个不到二十的少年。

余象斗原来以为能够写出《儒林外史》的作者多半是个历经沉浮的老学究,看到王文龙如此年轻自然是眼前一亮。

“余先生好,”王文龙和余象斗见礼后从褡裢里拿出一沓厚厚的书,“这是这几日我写的后续内容,请余先生过目。”

“好,请两位稍待了。”

余象斗让自己的仆人给两人看茶,然后便自己接过书稿坐到书桌前仔细的阅读起来,王文龙和邓志谟两人则在一旁静静等待。

四回之后儒林外史小说的故事完全展开,严监生、娄少爷、马二先生,一个一个颇有讽刺意味的人物,让余象斗眼前发亮。

读完前二十回的稿子,余象斗点头笑道:“先生真是才气斐然,《儒林外史》写市井人情,用笔讽刺,超过此时别家说部远胜。”

王文龙点头说:“不敢承受如此夸赞。”

余象斗说了说此时书坊里面收稿子的稿费情况,然后又问王文龙这书有多少回。

听说《儒林外史》只有五十六回,余象斗有些不太满意,询问王文龙:“能否增加一些内容?”

这年代的小说章回总要到八十、一百或是一百二十回为善,五十六回确实有些太少了。

王文龙摇头说道:“大纲我已经定下,而且先生若是要印这本书,我有一条要求,就是不许随意删减增添。”

王文龙可是知道余象斗这人编书的风格,如果不说出这条件,他肯定直接把五十六回的《儒林外史》胡乱增添,找几个写手凑到八十回出版。

余象斗想想问道:“我若出成点评版,或是在书籍后面增加一些时文内容,先生可是同意?”

想到出点评版也不会损害原文的内容,王文龙点头说道:“只要不更改小说正文就没问题。”

余象斗这才满意,他主动提价:“我便按照每回十两的稿费给先生开价,等先生写成书稿便即收购。”

之前王文龙已经从邓志谟那里了解过此时作者的收入水平,此时一回原稿就能卖到十两银子已经是非常不错的价格。

于是王文龙点头道:“如此甚好。”

这钱必须要等到他把书本完结之后才能够收到,这时人买小说可没有看连载的习惯,肯定是要买全本的。

但对于王文龙来说这也就是再忙个十来天的事情,前后不到一月能够有五百多两的收入。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