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网

千千小说网>我本想养老却被迫登基全文免费阅读 > 新犁价值(第2页)

新犁价值(第2页)

她不是在请罪书里写了自己没有识人之明,请建元帝派个郡守来吗?

窦显问:“那之后呢?”

秦琬无辜回望:“陛下都收到我的请罪书了,我自然是等着陛下派人。”

一直没见郡守上门,她还以为这个郡守是个刚正不阿的性子,不屑于搭理她。

这可真是过于耿直了。

窦显苦笑:“此事是我疏忽,该早日同郡主说清朝中规矩。”

秦琬对公文格式一清二楚得益于原主记忆,写套话的本事则来自语文和政治,涉及朝堂上的潜规则,她就两眼一抹黑了。

偏偏她又表现得极其早熟,让人不自觉地按照成年人的规则对待她,窦显也忘了她还是个从未入朝的孩童的事,这才有了这次的乌龙。

建元帝当初下诏,高阳郡主在封地内的待遇一从诸王,诸王都是自置封地官署,秦琬自然也有这个权力。

她在请罪书上请求皇帝任命封地官员,如果皇帝真的照做,那传达出的意思就是认同了秦琬的罪名,并剥夺秦琬部分待遇作为处罚。

可建元帝不认为秦琬杀一个贪官有错,便通过搁置此事并给她赏赐的方式来表达他对秦琬的支持。

按照潜规则,如果秦琬是真心想让建元帝派官员,就该再上一封奏疏,然后建元帝再次打回,并下诏安抚她。到了这一步,秦琬还有反悔的余地,直到她第三次上书固请,建元帝才会勉强从之。

在这个拉扯的过程中,秦琬收获了谦逊谨慎的美名,建元帝树立了优容功臣的仁德形象,简直双赢。

但秦琬在请罪书被建元帝变相驳回后就没动静了,建元帝也不好主动插手封地事务,那是在打秦琬的脸,两人就此僵住。

秦琬听完窦显的解释,只觉得无言以对,好半天才幽幽道:“陛下对我可真是爱护啊。”

但凡建元帝对她有那么一点不在乎,这事就不会僵在这里这么久。

秦琬对这种三请三让的流程并不感冒,奈何风气如此,她也只能屈从,重新写了一封请求建元帝任命郡守的奏疏,让进京送礼的使者一并带去。

再次收到高阳郡送来的奏疏,建元帝有种不上不下的感觉。

他放下附有曲辕犁图纸和效率对比表的奏疏,忍不住扶额向王肃抱怨:“阿琬连防备敌国都能想到,怎么就想不起来高阳郡还没郡守呢?早知如此,我就该给她配一个有经验的长史。”

王肃拣出一份奏疏递过去:“许是郡主以为陛下派去的郡守已经到任了呢?毕竟郡主忙于农事,不关心其他也正常。”

还真有可能!

建元帝露出牙疼的表情,翻开王肃递来的奏疏,然后眼睛微微瞪大,抬头看向王肃,笑骂对方:“好你个景穆,戏弄主上,该当何罪?”

王肃佯做惶恐:“还望陛下恕罪。”

建元帝笑着推开奏疏:“朕要去看高阳郡主送来的曲辕犁,就罚卿在朕回来之前把这些奏疏归置好。”

王肃摇头失笑,这本来是他在做的事,算什么惩罚。

建元帝当然不是单纯去看犁,他还召来了扬武将军姚盛。

上次的肥料配方还看不出效果,这次的犁却是肉眼可见的方便,有功不赏不是建元帝的风格,既然秦琬在奏疏里提了要求,他必然要把这事办妥当了。

听建元帝说了原委,姚盛十分上道地表示,他们要骨头本来也没什么用,既然高阳郡主需要,他们回去就收集骨头给高阳郡主送去,都是为陛下效命,谈什么钱不钱的。

建元帝可有可无地点头:“朕记得卿有个弟弟,前些时候上书弹劾了大兴市令当街斗殴,叫姚绍是吗?”

姚盛的冷汗一下就下来了,大兴市令是秦氏宗亲,因姚绍的弹劾被免官,难不成陛下对此不满?

那不就是一个八竿子打不着的远亲吗?

难道是清河王说了什么?

建元帝诧异地看了姚盛一眼,不明白他紧张什么,解释道:“朕打算任他为高阳郡守。”

原来不是秋后算账,姚盛松了一口气,按惯例替弟弟推辞了几句,便麻溜地领旨谢恩。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