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网

千千小说网>初唐砥砺前行 无言不信 > 第405章 小心眼的李治(第2页)

第405章 小心眼的李治(第2页)

李治很快给出了封禅使的任命:封禅使李绩,这个毋庸置疑,没有人比他更有资格。

作为唐朝庙堂上为数不多的开国元勋,李绩不论资历军功还是文治政治上的功劳都是一枝独秀,无人可比的,封禅副使李元礼、许敬宗、陈青兕……

这副使的名额一出,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李元礼、许敬宗自不用说。

李元礼司徒、潞州刺史,郑王,高祖皇帝十子,乃是地位最高的宗亲,而许敬宗亦是两朝老臣,位居宰相,把持议政厅多年,无人可比。

但陈青兕才入庙堂多久?

尽管他的功绩,确实远胜他人,不管是文治之功,还是武勋都出类拔萃,常人无法比及。

但他的年纪资历是远远不够资格的。

何况人家坐镇百济,定倭国,镇新罗,抚百济,高句丽让他逼得分裂,覆灭在即……

这干的多出色,特地将他召回来当任封禅使,不是乱用人才?

质疑反对声不绝,毕竟个别有希望成为封禅使的人,无法撼动李绩、李元礼、许敬宗,唯有从陈青兕身上入手了。

但李治对于庙堂的掌控力是无人撼动的,他定下的人选,反对无用。

有人拿陈青兕离开百济,会导致东北掌控力减弱一事来说,李治连后备人选都定下了刘仁轨。

李治如此解决,也衍生了不好的结果,有人怀疑是不是受到了谣言的影响。

但这一切都无法改变,陈青兕调回京畿的事情。

消息传到百济,百济诸将皆为陈青兕鸣不平。

陈青兕在海东半岛翻云覆雨,让周边诸国闻风丧胆,眼看高句丽陷入内乱,正是可乘之机,将他调离,岂不等于剥夺他的功绩?

他用谋定计,眼瞧着大功告成,却让他人摘最后的桃子,只是想想就为陈青兕觉得委屈。

尤其是与陈青兕友善的黑齿常之、沙陀相如、赵持满、程务挺几人。

黑齿常之、沙陀相如两人本是百济降将,陈青兕却没将他们当作外人,予以重用,还给了他们一定的自主权。

现在百济的民生,在陈青兕、刘仁轨的努力下,已经有所好转,尤其是海上商路的开通,经济物资远胜之前,对于陈青兕更是信服。

两人是真心服气陈青兕对于百济的统治。

赵持满不用说了,一手提拔的铁杆。

程务挺也因陈青兕的关系,提前得到了历练的机会。

在陈青兕这里,他跟着陈青兕、黑齿常之学了不少在他父亲那里学不到的东西,也认可他这个统帅。

一行人闻讯之后,纷纷赶到大都督府。

黑齿常之说道:“大都督,不如我等一起上疏,劝陛下收回成命?”

这话也只有黑齿常之敢说了,毕竟他对于华夏的官场了解的不多。

他在百济属于小诸侯,是有跟百济王谈条件的资格。

陈青兕挥了挥手道:“休要胡言,能够回京当任封禅使,也是天大的恩赐。离京多年,本督对于家中妻儿,甚是思念。此番回去,正合我心意。你们就不要瞎掺合。我走之后,由刘都督接替我的职位,你们要好好依从他的安排。”

刘仁轨神色复杂。

他早知不出意外,自己会取代陈青兕,却不想如此之早。

他是有雄心抱负之人,心情也是五味杂陈。

陈青兕安抚好了诸将,留下了刘仁轨。

对于刘仁轨,陈青兕没有特别的安排。

两人一并治理百济,作为他的副手,没有比他更了解百济的情况。

以他之才,接手已经上了正轨的百济,那是手到擒来的。

故而陈青兕留下刘仁轨并没有说行政上的事务,而是聊人情。

“军中武将,多是性情中人。会有一部分人会觉得接受了你,等于背叛了我。这种情绪不可取,但无法拒绝。正则兄,多多担待。”

刘仁轨主要负责行政,军中的事情也就在南下进攻倭国的时候,有所表现,不足以让黑齿常之这样的大将信服的。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