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网

千千小说网>当诸朝开始围观我的语文课[历史直播 > 第32章 梦游天姥吟留别11(第2页)

第32章 梦游天姥吟留别11(第2页)

“我觉得挺有意思的,”苏轼笑眯眯,“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既简明又轻盈,暗含洒脱之气,与鲁仲连淡然离去之状十分贴切。"

苏辙摇摇头:“这句倒也无妨,就是那最靓的仔……属实是闻所未闻。”

苏轼一笑:“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要敢于除旧更新嘛!”

苏辙:兄长的歪理好像又多了一条呢!

【大家看,李白,修习的是纵横之术,他的理想是成为管仲、晏婴、范壑、鲁仲连那样的人物,包括他的诗歌,都有大量的古体。可是,他生活在唐代呀!还是那个有着开元之治的唐代,经济政治空前兴盛,国力与日俱增,这是一个承平之世,而承平之世,不需要纵横家。】

承平之世不需要纵横家。

李白仿佛被当头一棒,讷讷不能言,对面的贺知章亦是沉默不语,他们好像从来没有从这个角度来思考过。李白的确有才能,可这样的才能是皇上需要的吗?是如今的大唐需要的吗?

沉默半晌,李白叹了一口气,缓缓道:“自古以来,多有生不逢时之人,白素来不曾作如此想,却不料在后人看来,竟有不逢时之憾。"

旁观者清,一旦被撬开一角,他忽然便能觉出几分自己的不合时宜了。

贺知章也是感叹:“老夫当日呼你为谪仙人,谓你从天界误谪凡尘,现在看来,不是天界,而是古朝。"

可惜这贬谪之所,是幸耶?还是不幸耶?

未央宫。

刘彻之前一直希望李白如果在他的武帝朝就好了,但听到这里,他忽然有一些怀疑,如果现在有人在他耳边反复陈说纵横之术,他真的愿意听信并将那人委以重任吗?

汉初。

>

不说旁的,乱世纵横,应该更适合他吧?

三国。

曹操一拍桌子,仿若醍酬灌顶:“李白应该来投奔我呀!我可以专门为他写一首《短歌行》!”然后把陈琳手上的檄文都交给李白来写,这对他来说还不是小菜一碟?

正在府中的陈琳突然觉得背后一凉,并不知晓自己的老板生了换掉自己的心思。虽然,不一定换得掉就是了。

中唐。

白居易忽然想起李白的一句诗:“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人生道路如此广阔,却唯独没有我之出路,如今看来,这大道,是盛唐诸士的大道,而非太白的大道啊!"

【这里好像是一个悖论,盛唐因李白而精彩,可在盛唐的李白,永远无法实现自己的理想。似乎,他不是生来就不愿做官,而是时代并没有给予他机会;他不是不适合做官,而是不适合做盛唐的官。

说到这里,我们再来读一读结尾那句诗,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这是他梦醒之后的呐喊,他喊得那样声嘶力竭。

“生命在最困顿的时候,才会发出反抗的强音,他的傲岸不屈,建立在他作为一个士人不得志的辛酸悲苦之上。一句穿越千古的名句背后,是一个生命所能承受的重量。"

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

或许,只有杜甫,才真正懂得李白。】

长安院落。

贺知章轻轻叹息:“吾不如也。”

李白神情愀然,眼眶却有些微微泛红:“伯牙子期,高山流水,人生得一知己,足矣。”齐地。

杜甫没忍住鼻头一酸:“太白兄太苦了……”

世人只见到他的诗文盖世,哪里能想到,他也只不过是一个憔悴落寞的失意人呢?

中唐。

白居易亦是面露感慨:“当日李白因永王之罪被捕入狱,时人皆说李白可杀,子美偏道‘吾意怜其才’,后来李白长流夜郎,子美不知他已被赦还,日日忧虑竟以致入梦,-->>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情若此,实乃感人。仟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之句,每每读来都让人落泪啊!"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