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不一定能跟以前一样,继续站在赛场上。
周妍宁摸了摸她的脑袋:“乖,好好训练。”
周妍宁本人也不多好,她脚踝的伤复发了,不然这次的替补名单里,她说不定就能抢到位置上去了。
全锦赛女单可以跨组上场,以前丛澜就这么干过,她也是少有的没有国内赛jr组奖牌的运动员。
这几年一直有人跨组比赛,但也不是说,所有技术实力高的人都会这样做。
景筱曼这次就老老实实地比着jr组。
毕竟,想要跨组就是为了能拿到第一,丛澜在sr站着呢,早晚自己要升组的,何必现在就跑上去呢?
加上大家的技术水平都慢慢上来了,jr的竞争也非常激烈,哪怕是到sr拿了个前五前三的,或许还会被骂一句“就是避开jr组的竞争呗”这样的话。
挺烦人的。
不过也不是所有人都这样,不同的人想法不同,冼初然就搓着手报名了sr组,而且为了全力备战,她都没双线比jr。
冼初然理由很正面:“时长和技术要求不同,万一我记错了编排怎么办!”
丛澜第一,桑莹第一,慕清晖第三,之后是单诗兰、周妍宁、冼初然、方尖缘、洛蓓蓓等人。
慕清晖也是跨组比的,她这次发挥超常,只摔了自由滑的一个四周跳,其余的表现都挺好。
第四名的单诗兰则是国家队的成员之一,于谨和丁教练搞出来的六人小组里,她是第一批名单进入的。
孩子有点偏科,点冰跳很好,刃跳比较抽风,前者高飘远能发挥极好,后者也不是经常出错,而是在整个曲目里如果前面的跳跃顺利,跟着的刃跳就基本没什么大问题,反过来就不行了。
今年16岁,也是刚升组没多久,还是在发育关期间从省队过来的。
她之所以能靠着这样的技术进国家队,一是潜力不错,一是发育关过得很平稳。
女单的发育关起伏很大,丛澜就不是特别艰难,后来的洛蓓蓓周妍宁比她困难许多,再就是桑莹等人。
也有平稳度过的,还有直接没过发育关,在技术尚未练出来就已经退出这个赛道的。
至于景筱曼冼初然等人,则是还没到发育阶段,后续也不知道她们会怎么样。
慕清晖年纪不够不能来,连带着世锦赛也不可能去,倒是预定了世青赛的名额。
四大洲女单三个名额,丛澜桑莹单诗兰,现在桑莹不能到,替补的三人里就又比了一次。
周妍宁伤病犯了自动退出,另外两人按照ings的成绩排了一一,这次来的是洛蓓蓓。
与她对比的方尖缘,在最初参赛时就知道自己上不来名单,能成为替补已经很惊讶了。
方尖缘不是国家队的,也不在省队,她只是俱乐部联赛里出来的小女单。
从六岁练冰到现在,方尖缘已经有12年在冰上了。
她今年高三,花滑定级让她能有体育大学可上,如果不想走保送的路,也能有国家级证书给她加分。
方尖缘不适合走花滑的专业道路,她技术早期出了点问题,后来发育关长到了一米七一,这样的身高从一开始就注定她走不下去。
这次的全锦赛本就是她最后一次参赛,也积攒了她对花滑的所有感情。
无人猜到她能得到这样好的成绩,连她的教练和父母都不曾想过。
方尖缘参加过国际赛,12年里,三场jgp分站,两场gp分站,七次b级赛,还有数不清楚的国内赛事。
她明白,爸妈已经为了她付出了太多太多。
“我特别高兴。”拿到了全锦赛第七,方尖缘在自己的账号上发布了这样的消息。
她说,我特别高兴自己能有最佳成绩,也很感谢ings的认可,看着大家在网上夸奖自己,说这个小女单的情感丰沛,旋转好看得要命,滑行也像是一根线在游走,只是除了跳跃一般,可这身高有这样的发挥也已经很好了。
方尖缘有一个与自己差不多高的女单同伴,对方这次也参加了全锦赛,可惜的她只是一十多名,连自由滑都没进。
过高的身高在花样滑冰上是劣势,但她的心不是。
所以这两场她曲目表现力拔群,让很多人认识到了原来还有一个小女单叫做方尖缘。
尽管她已经十八岁了,也是花滑的“老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