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私下里,两人之间的气氛依然十分微妙。
苏羽昕坐在项目组办公桌前,仔细地整理着扩大活动规模的初步计划。
她打算以环保教育为核心,开展一系列针对青少年的环保实践活动。
通过有趣的实验和游戏,让孩子们了解环保的重要性。
她觉得这个计划既能吸引青少年参与。
又能为环保事业培养未来的中坚力量。
这时,周海琼走了进来。
瞥了一眼苏羽昕桌上的计划,说道:“苏羽昕,你这计划看起来倒是挺热闹。
但实际操作起来恐怕没那么容易。
资源怎么分配?活动地点选在哪里?
这些都得好好考虑。”
苏羽昕心中有些不悦,虽然涉及到跨部门合作。
但她仍然觉得周海琼是有意找茬。
但还是耐着性子回答:“我觉得可以和学校合作。
利用学校的场地开展活动,这样能直接面向目标群体。
资源方面,我们可以拉一些环保企业的赞助。
还能向公司申请一部分。”
周海琼却不以为然:“和学校合作哪有那么简单。
还得考虑学校的课程安排,会不会影响孩子们的学习。
而且拉赞助也不是一时半会儿能搞定的事。
我觉得我们应该侧重于社区环境改善,增加环保设施建设。
这才是实实在在能看到效果的。”
两人各执一词,谁也说服不了谁。
苏羽昕决定先向赵长天汇报自己的方案,争取得到支持。
她拿着计划书,来到赵长天的办公室。
“长天,这是我关于绿色环保项目扩大活动规模的计划,你看看。”
苏羽昕将计划书递给赵长天。
赵长天认真地翻阅着计划书。
不时提出一些问题:“羽昕,这个计划整体思路不错。
但正如周海琼所说,资源分配和活动地点确实是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
你和她沟通过了吗?”
苏羽昕无奈地说:“长天,我和她谈过了,可我们的想法不太一样。
她觉得应该侧重于社区环境改善,增加环保设施建设。”
赵长天沉思片刻后说:“羽昕,海琼的想法也有一定道理。
你们俩先别着急下结论,再仔细商量商量。
看看能不能把两个方案的优点结合起来。
我也会组织相关部门进行方案评估。
综合考虑公司资源和项目发展方向,做出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