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想天桥,就势必需要更多的称重,若是做天桥,也不能耽误下面的人行走,用料什么的都需要最好的木材,甚至可能还需要铸铁。
裴纤阿将自己画的蓝图都交给吴淮河裴松几人商量,她更希望的是将这几个铺子全都联合起来,变成一个整体。
就算是为了想要简单过路,可以的不再绕一整个街肆,而是可以从这家店穿过。
只要人进了门,能不能卖出东西就得看店家的本事。
铺面太少,还不足以形成一个整体,裴纤阿打算将那两家中间的铺面购买下来,然后进行一个墙面打通,只留下承重墙,其他楼加高两层,楼外楼加高到三层,它的地基占据面积是以最大的,上下两层都可以与架桥的商铺互通,最好是用榫卯结构,能够抗住各种天气。
除此之外,还需要选用最好的砖瓦。
这样每一层都有不同的东西进行售卖,一楼通常都是常用小物件的售卖,二楼就茶楼或着用饭,三层则是其他内容,具体该如何设计,还得等楼外楼整体修建好再做打算。
是的,裴纤阿就是打算将所有商铺都合并起来,统称叫楼外楼。
宋掌柜也已经决定了,他以后的
店铺名再选,楼外楼就让这么一直叫着。
只是不单单做酒楼了。
裴松做了这么多年装潢,还是头一次见这般的奇思妙想。
吴淮更是惊觉自家三郎在这方面的天赋,但其实裴纤阿心中很坦然,她就是借用了后人的智慧而已。
“丛大人,楼外楼不会占用街道行人的地方,应该是可以的吧?”
裴纤阿如是道:
“我这个法子需要花费的金钱不算少,往后每年交税我也会按照规矩来,绝不会违背这个规矩。”
丛少臣没什么可说的,毕竟商人每年纳税的金额不算少,若是能挣更多,国库就会增收更多,倒是没必要计较。
“只要不耽误其他百姓们的日常生活,那就没关系!”
丛少臣看着裴纤阿又转变成被众人宠爱的少年郎,脸上的笑同之前的狠厉,差别太大了,看来做官之路任重而道远,他还是要多学习才是!
“三郎怎么这次去靠县试没给咱们说呢,倒是家里人都没人问起,这种事情也要瞒着家里人吗?”
裴松有些不解,葛氏在一旁瞪了他一眼:
“就你这个的德行,孩子还没考完就开始问考的好不好了,你这不是让孩子也心里没底吗?就是不应该告诉你!”
随即葛氏又很开心:
“虽然子听和子言没有三郎考的好,但是伯娘在这里也多谢三郎对这两兄弟的督促!”
葛氏举着杯,站起身就要将酒喝下去。
裴纤阿手里举着茶杯也跟着喝了一
口:
“您这说的哪里话,也是两个哥哥自有天赋,又肯努力的结果,都想证明自己的能力,同三郎没什么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