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试题的答案呢,不过大多都是书上的内容,估计都能写的不错!”
王娘子推开虚掩着的大门进来:
“哟,都在呢,这不是年关了,你们这有啥事儿要帮忙的不,我和我家那口子过来给你们送点刚灌好的腊肠来,还有这些肥瘦相间的腊肉,只有一丁点儿的,小孩子能爱吃,抄野葱野蒜苗是最香的!”
陈老二手里拿着野葱和野蒜,用篮子装着跟着王娘子进去,同裴松几人打着招呼:
“你们家三郎不爱吃饭,也不好饮食太过清淡了,适当放些辣椒也是可以的!”
葛氏上前接过东西,王娘子也是抓住葛氏的手:
“葛姐姐,多亏了你们家两个小子督着我家小子读书,这次考试不算差劲呢!”
陈家到底是做木匠活的,一直跟学堂的几个夫子关系不错,虽是没说具体考了多少,却能猜中个大概,此次这上门一趟,也确实该多感谢。
葛氏道:
“孩子前两日的事情只怕是吓着了,你们就这么个宝贝儿子,还是多盯着才是,往后还是一同上下学,也好一起写作业,这拐子都还没完全抓到呢!”
王娘子也凝重了神色:
“最近还是接送孩子上下学堂才是。”
裴纤阿炕旁边是个磨得光滑的小柜子,上面放了一些素日里她常看的书籍,陈峰拿起来翻了一下,就看见了什么:
“四国
策,战史,你这看的书比我们超出好多来了。”
裴纤阿放下手里的册子:
“不过是当故事书看罢了,这些东西只有写史料的时候看一下,平日里还是注重功课多一些。”
“看一些时文,《四书章句集注》这样的,不过既然都要科举了,那你肯定是要了解一些《宣·开国史》《宣·建朝史》这样的,否则你对国情都不甚了解,还能提出什么有用的新策吗?”
裴纤阿这话说的没错,不过像现在这样,连系统的邸报都还没出,百姓根本就无从了解国家大事,也不会先知去做好防范准备。
“你看的书真多,赶明儿我也要去书坊将书单都抄下来,尽量每个月都看一本新书。”
陈峰如是道。
学无止境,人外有人,这个道理不止裴纤阿懂。
比他们努力的更有天赋,比他们更有天赋的也更努力,他们便不能轻易懈怠。
“这不就对了。”裴纤阿的声音在瞧见裴氏渐渐进门的影子,慢慢低沉下来。
裴氏手里端着药膳道:
“行了,都出去吧,饭都做好放在桌子上了。”
三个小子一溜烟跑出去了,呼,还好跑的快,不然真给三郎洗脑了。
“今天还要吃药膳?”裴纤阿只觉得自己好似更虚弱了:
“药膳不好吃,天天吃这个,我都要变成药膳了。”
裴氏坐在床边,轻描淡写道:
“等到了春天,你身体好起来了,就不用吃的这么频繁了,估计也可以换药方
了,你以为娘想让你每天吃这么多药膳呢?你姐姐专门让娘盯着你,说是一定要盯着你吃药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