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反,遇到任何事情,只有自己親自去經歷過,或許會很曲折、甚至遇到各種各樣的麻煩和危險,但,這就是一場磨鍊!
為的是堅守本心,可以萬事不求人!
想到這,蘇奕長長吐了一口濁氣。
心境的潛移默化,從來都是從最微末的細碎小事開始。
當真正發現不妥時,已經晚了。
「從今以後,可以跟第一世心魔請教大道、閒談、辯經,但遇到任何事情,都得由自己先去解決。」????
蘇奕心中暗道,「非生死攸關之事,斷不能寄希望於任何外力!」
想到這,蘇奕念頭通達,心境徹底沉靜下來,空明剔透。
以前,他以為「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才是心境空明澄澈的一種境界。
可現在,蘇奕已經不這麼認為。
修行,是不斷向上的一條路,自當「身是菩提樹,心是明鏡台,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
「菩提本無樹」是頓悟之理。
「身是菩提樹」是漸悟之理。
修行路上,勘破虛妄,頓悟很常見。
可頓悟之後,還要繼續修行、繼續求索,才能在某一個時刻再次頓悟,扶搖而上。
這,就是漸悟。
在求索道途中積累、磨鍊、沉澱、一步步感悟大道之秘,之後突破!
故而,蘇奕如今才會認為,「菩提本無樹」的頓悟,比不上「身是菩提樹」的漸悟。
什麼立地成佛、什麼舉霞飛仙、一步登天,無非是道行突破到某個境界而已。
比如修士舉霞飛升,成為仙人,難道以後就不修煉了?
立地成佛之後,就不修行了?
謬矣。
蘇奕獨自坐在那,體會著心境的微妙變化,身心都鬆弛下來。
他開始參悟永恆秘鑰。
一天後。
蘇奕從打坐中睜開眼眸,眉梢間盡顯疲態。
這永恆秘鑰就像一扇緊閉的大門,任憑他施展何等手段,皆無法推門而入。
神魂、心境、修為、大道……每一種力量,每一種秘法,都不行。
最讓蘇奕無語的是,當他祭出九獄劍時,這永恆秘鑰就像被嚇到般,之前還能讓蘇奕感受到有一扇緊閉的大門,如今連那一扇大門也不見了。
di
最終,蘇奕只能放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