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海外之國也有這樣的蒸汽戰船,豈不是能在大齊的海域來去自如?這可不行,大齊家門口,豈容他們放肆?沒看上一個在大齊海域胡作非為的倭匪,現在連島都成了大齊的了嗎?
華夏人講究溫良恭儉讓,性情溫和,但真的不怕事,是真正的戰鬥民族。不然怎麼能保得住自己的國土與國民。
永嘉帝沉吟良久,覺得馬六甲海峽不握在自己的水師手裡確實是一大憂患。
不過他才剛登基,不好大動兵戈,永嘉帝點頭表示自己明白,「再等一陣。」
竇平旌不過是轉移話題而已,見永嘉帝不再傷神,竇平旌便又恢復到了原來那副懶洋洋的模樣,伸手捂著嘴,打了個哈欠,睜著有些水潤的眼睛問永嘉帝,「陛下,臣可以去睡一會兒嗎?」
永嘉帝運了運氣,可算是明白了為什麼先帝當年一看到這傢伙就氣不打一處來。
自己累成狗的時候看到有這樣一個瀟灑隨意的傢伙,真的很想擼袖子揍他一頓。
永嘉帝給蕭景曜寫了一封長長的信討伐竇平旌,字裡行間都是竇平旌過上了他理想中的生活的不忿。
蕭景曜一點夥伴情誼都沒有,一看之後便哈哈大笑。在看到永嘉帝說的要把馬六甲海峽拿下後,蕭景曜就更高興了。
那個地方本來就是大齊的附屬之地,四捨五入一下就是自古以來。
不過軍事上的事情蕭景曜並不太懂,尤其是水師,蕭景曜就更撓頭了。反正永嘉帝只是想和蕭景曜分享一下準備幹的事,並不是讓蕭景曜負責這事兒。對於用人方面,蕭景曜還是相信福王的天賦點的。
蕭景曜更注重的是閔州的經濟。
有了木牛流馬解放了一部分農村勞動力,再加上蕭景曜有意打破城鄉信息壁壘,商賈們在城裡也建了廠,同樣招工,更別提福安港口,來了就能找到活干,只要勤快點,賣力氣都能攢點錢。
這對一直待在鄉里的農戶們是一個很大的誘惑。誰不想直接見到現錢呢?他們辛辛苦苦伺候莊稼,最後收的還是莊稼,要賣了之後才能換錢。像這種去城裡找營生的行為,逐漸擴散開來。農忙時在家幹活,農閒時,村里一些青壯便成群,前去港口找活干。
有水師駐紮在這裡,時不時盯著他們,碼頭上並沒發生什麼各大勢力搶活的事兒。
農戶們一年下來,竟然也掙了不少錢,簡直欣喜若狂,對外出找活更加積極。
蕭景曜就看到城鄉人口流動越來越頻繁,甚至出現了農戶進廠幹活,廠里給他們放農忙假,讓他們回去幹活的情況。
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